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保护文化名镇:重在“文化之根”和“生活之脉”

时间:2009-06-04 14: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李荣6月4日报道:3日在上海金山枫泾举行的“世博论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传出信息,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已分4批公布了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关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业内专家表示,名镇名村不能被片面视作"商业开发资源",保护要重在"文化之根"和"生活之脉"上。

  据了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已联合公布了4批共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名镇143个,名村108个,分布范围已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在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关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源泉,塑造了乡村特色,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但在保护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不合理的建设和旅游性开发,造成一些极具价值特色的空间格局和历史环境遭到破坏;一些村镇的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少传统建筑年久失修;保护机构不健全,保护修复资金匮乏,动态监管和资源普查还难以有效展开。国家已正式颁布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今后将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体系,规范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备案管理,逐步建立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健全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等专家认为,对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能片面视之为“商业开发资源”,也不要“推倒重来”,产生一大批村镇建设上的"假古董",不能只有其"壳",没有其质。保护要重在“文化之根”和“生活之脉”上。上海首个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金山枫泾镇负责人表示,古镇保护既要留下当地特有的文化,又不能脱离民生,更要处理好与开发建设、发展商业旅游的关系。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