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张建松、叶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淡淡的哀思总会在人们心目中如炊烟般袅袅升起。在继承清明传统祭祀习俗的基础上,上海近年来悄然兴起了“文化祭祀”,人们用更为现代和时尚的哀思符号,更文明更优雅地表达对已故亲友的怀念之情。
走进上海福寿园墓地,满园在春风中飘荡的黄丝带为众多前来祭祀的人带来了些许安慰、些许清新。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上海人以前在清明节祭祀亲人,总爱焚烧“纸钱”和“元宝”等冥物,有时还燃放鞭炮,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破坏了墓区环境、污染空气。上海福寿园近年来不断倡导在清明节系黄丝带寄托哀思,在冬至日折千纸鹤表达怀念。这些时尚而不失文化内涵的哀思符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祭祀者所接受。
位于福寿园人文纪念馆门口的一堵“清明寄语墙”,还为人们深埋在心底的祝福和思念开辟了一扇“表达的窗口”。记者看到墙上已经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愿卡片,一张张盛满思念和祝福的卡片,在传递着人间至爱真情的同时,还吸引了众多祭祀者默默观看,成为福寿园内新的人文风景线。
今年清明期间,福寿园还联合上海媒体开展了清明原创短信征集大赛活动,倡导人们移风易俗,用现代创新的方式表达对先人、先贤、先烈的缅怀之情。上海市文明办也将在园内举办“敬贤思齐、明德流长”的主题纪念活动。
前不久,上海另一处知名的墓地滨海古园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祭祀典礼”,所有参加典礼表演的人都是滨海古园的扫墓者。在先人的墓前,人们用并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朗诵着对亲人的缅怀诗歌;用并不是很专业的舞蹈和民族乐器,充分抒发自己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
滨海古园总经理赵小虎说,随着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传统的清明文化正在上海全新复苏,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采用独特而不失意蕴的扫墓方式来怀念亲人。有的家庭带来了一纸祭文,在墓前轻声读完后将其燃尽;有的带来了口琴、小提琴,在墓前弹奏起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