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毕业季,2013届毕业生陆续告别青葱的大学校园,然而,今年不少学子的离校心情与往年相比,多了一丝忧虑。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24日,广东省大学生签约率为77.88%,这意味着还有逾两成大学生毕业未就业。
“就业难”似乎成为了2013年毕业季的代言词之一,这也让不少毕业生改变了就业观念,在没找到心仪工作之前,选择先在见习岗位上锻炼自己。同时,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放弃了原有的暑期计划,开始积极寻找实习岗位,提前为自身求职增加砝码。
显然,大学生就业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以及高校、企业的配合与支援。6月底,广东省政府一口气推出29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就业岗位。紧接着7月4日,团省委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0个单位,共同举办“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一次性向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近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
据悉,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如此大规模的大学生实习、见习在全国尚属首次。
1
现状
vs
7万“在校生跪求实习岗位”
近六成“无实习经历毕业”
“亲们,跪求实习岗位啊!”、“有去某银行见习的吗?”、“某报纸实习怎么样?”从上月初开始,记者观察到市内不少高校的BBS求职版块上,时常可见各种实习、见习经验帖和寻找相关工作机会的帖子。
“我本来打算跟兄弟一起骑行去西北,结果打听到身边很多同龄人都选择了找个单位实习,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陈同学是中山大学会计专业的大一生,在他看来,甫入大学的大一生就选择外出实习有点为时过早,到大三、大四再参加实习最适合。
“但是眼看着师兄师姐们为了工作而焦头烂额,我也免不了焦虑。”再三权衡,陈同学最终放弃了骑行计划,选择了一家外资银行,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这次就当做试水,选了一个跟本专业搭边的行业,看看自己喜不喜欢,也希望对日后的就业有帮助”。
7万受访学子想见习实习
焦虑的不止陈同学一个人。暑假还没开始,大二学生小刘的父母已为他张罗着找实习单位的事。“我在网上投递了差不多10封实习简历,但都石沉大海,干脆直接通过家人的关系帮忙算了。”南昌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小刘告诉记者,目前他已在一家颇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公司实习,“现在连找个实习都要托关系,等到要真正找工作时该怎么办?”小刘感叹道。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大学生对实习、见习的需求颇大,受访学生表示,时下用人单位更关注他们的实操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提前进行实习、见习,一边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一边积累工作经历。
据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蒋巍介绍,上月初,团省委、省学联对广东省大学生暑期见习计划和意向开展了大规模的摸底调查,调查共覆盖了省内高等院校60所。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利用假期开展实习、见习的学生达7万人,其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希望在假期里返回家庭居住地所在城市进行实习、见习。
“其实,实习和见习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未毕业就事先进行实习,可以提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些领域有短板、哪些领域更有优势。而毕业后的见习经验,又能在得到一定收入保障的同时,相对自由地体验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中山大学大三学生刘洋的话道出了不少学子的心声。
“零工作经历”毕业生大有人在
然而,记者也发现,实习机会并非唾手可得。有条件的学生多选择通过家人、师兄师姐等关系寻找单位,其余的学生则以网络投递、中介机构、报刊招聘版为主,但成功率尚待提高。久而久之,也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这边是大学生对实习的渴望,那边是大学生“无实习经历”毕业的尴尬。
上月,人人校招网发布了《2013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通过实习转正是当下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的渠道之一,超五成大学生可通过实习转正。调查也发现,截至今年4月,只有40.5%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过实习求职,近六成大学生将会以“零工作经历”的状态加入到求职大军中。
2
症结
能将企业、高校、学生聚合的力量何在?
事实上,实习虽好,并非所有实习岗位都能得到学子们的好评。因为工作性质含金量低、工作内容琐碎等原因,好不容易求得的实习岗位也受到不少“过来人”的“吐槽”。
实习内容含金量低遭质疑
上述报告显示,大学生实习时长普遍偏低,超半数实习生实习时长不足2个月,且46%的人在实习过程中只接触到部门基本工作,25.1%的大学生表示,在实习中只能从事初级的支持性工作。报告还提到,大学生实习中困扰主要源于工作内容琐碎、用人单位支付薪酬过少、工作中缺乏指导。
“我很怀疑发传单能否提高我的实践能力,但我能找到的实习机会并不多。”广州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告诉记者,她曾经到一家家教中介实习,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街上发传单并回答市民咨询。公司会按每天发出的传单数量给予报酬,同时公司还承诺如果有人愿意来请家教,她还可以得到部分提成。虽然有钱可挣,但在她看来,自己并未学到实践技能,想通过打工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的计划也没有实现。
对于实习生的困惑,哎呀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国富说,很多时候,缺乏实操的大学实习生确实只能从最简单、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实习中很多工作不是‘要你做’,而是‘你要做’的,首先态度要积极,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尝试机会,对希望从事的工作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见习实习推广工作不够成熟
人力资源专家苏登光坦言,目前国内的学生实习、见习推广工作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学生寻找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的途径并不太多,学校推荐、个人寻找占了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长和学子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在校期间把功课做好就行,参加实习有耽误时间之嫌。
苏登光介绍,除了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名企,鲜有公司有相应的实习计划和人才储备计划。知名度不够响亮的国内企业虽然曾在学校内和网站上发布过假期招聘实习生的消息,但由于自身的知名度有限,往往应者寥寥。同时,不乏有的企业还会给人以招募廉价劳动力、招收临时工的印象,这也容易导致实习、见习计划的搁浅。
尽管每年假期,各级相关部门都会先后推出一系列面向在校学生或毕业生的实习、见习计划,但所能提供实习岗位数量相当有限,相对庞大的大学生求职群体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教育专家宋承昊认为,一些企业虽然提供实习或见习岗位,但并没有在此方面花费精力进行精心安排,不少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实习、见习的重要性,过程中不认真对待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学校在实习、见习环节也没有安排人力进行组织协调。
受访专家表示,面对实习、见习推广计划,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原因,企业、院校、学生之间缺乏一种将三者粘合聚拢的力量,这一力量应来源于政府。
3
破题
8万岗位不拘一格求才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广东省政府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动作频频。
面对“最难就业季”,6月底,广东省政府一口气推出29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就业岗位。
7月4日,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团省委联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0个单位,共同举办“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一次性整合近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供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实践。
为大学生提供前就业服务
团省委书记曾颖如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全省又将有数十万高校毕业生踏上求职征途。秋季招聘是各大企业最为看重的人力扩张节点。对于下半年即将走上求职道路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暑期通过参加“展翅计划”提高个人社会工作能力、丰富经验增加就业筹码、进一步清晰就业诉求和职业规划,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大一大二谈恋爱,大三憋论文,大四开始着急,可是这时找工作的压力已近在眼前了。我们想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养成职业规划的习惯,从现在开始就考虑将来要做的事。”谈及“展翅计划”的初衷,蒋巍说,希望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实习,通过实习和体验对自己的人生有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悦看来,如果不做好大学生前就业服务,即使在经济好转的年代,就业问题依然是严峻的。“我们在策划过程中也跟很多单位、企业进行过沟通,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企业出现用工荒。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粤东西北,对自己的职业预判没有清楚的定位,这种信息的不通、对行业的不了解,都会造成人员和岗位的紧俏。”
刘悦认为,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职业体验,能在就业前对行业加深了解,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或行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懂得合理定位自己,进行人生规划。从而在面临紧张的环境时,就业得到科学的改善。
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岗位囊括其中
近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具体如何分配?岗位设置有何特色?团省委副书记池志雄介绍,“展翅计划”主要分为10个项目,包括大学生走进省直单位、优秀民企、社会服务机构、进驻企业农村一线担任科技特派员助理或科研助理、基层服务等。
其中,实习活动集中在今年7月至8月开展,见习活动和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则贯穿全年。活动所提供的近8万个岗位中,目前已有近2万个岗位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直接安排,其余的5万多个岗位将按照公平、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通过网络完成岗位的匹配对接。
记者查阅岗位表发现,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的单位,既有省卫生厅、省交通厅、省司法厅、团省委等省直机关,也有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信、中石化、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广州铁路公司等央企。此外,各地民企、乡镇(街道)、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也将提供大量的岗位。
本次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央企的广泛参与也成为活动的亮点之一。截至7月8日,上述三大单位总共提供了23635个岗位。对此,池志雄解释,其实早在2010年,广东早已开全国之先河,率先颁布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必须按一定比例接收大学生实习和见习。依据摸底调查的结果和了解青年普遍诉求之后,团省委通过积极发动、对接、挖掘、整合,最终成功征集到如此大数量的岗位。
用人单位应制定见习实习计划
“‘展翅计划’更倡导的是公益岗位的实习、见习,具体体现在见(实)习中,用人单位和学生以一种公益的心态去看待。”刘悦举例说,以前一些好的用人单位,在招实习生时,也青睐于中大、华师等211高校学生。但其实实习不需要这么苛刻的门槛。“不管是省直单位还是大型国企,除特殊岗位和有明示要求的专业性岗位外,一般对学生就读院校、专业、年级、学历、性别等不作区分与要求。”
与此同时,对于不少学生认为“实习就是打杂”的现象,“展翅计划”也对各地、各单位在提供实习、见习岗位的同时,要制定见习实习计划,合理安排与大学生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内容。
而谈及此次“展翅计划”提供的基层实习岗位时,蒋巍则特别提到原则上鼓励学生回原籍实习,促进人才回流。
“首先可以节省成本。就近就便实习,岗位可以细化到街道,解决大部分学生的交通、住宿等基本问题。其次是通过有计划的引导,促进人才回流和地区之间人才的流通。现在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珠三角,地方人才缺口大。”蒋巍认为,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回家乡就业,与他们没有机会了解家乡的就业机会息息相关。
学会从学生
转变为社会人
■企业说
“在求职的最初阶段,仅凭一页或几页简历,没有任何实习经验和成果,很难证明一个人能胜任一份工作。”广州赛莱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桂告诉记者,拥有实习经验的求职者,确实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叶长春表示,毕业生中心态开放、性格踏实、道德品质良好、吃苦耐劳及团队意识强的群体较受企业的欢迎。他建议,大学生要慎重选择实习、见习,了解自己的真实诉求,找到合适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实习、见习单位会影响职业习惯和素养的养成,所在企业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和文化等也将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黄丽萍则点出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只有短短两到三个月的实习期,其实并不能得到技能上的提升。其根本目的,一是为了让所学技能有所实践,二是通过实习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学校与社会的差距,最重要的是通过实习,学会如何从一个学生转变为社会人。
把实习当作
正式工作看待
■专家说
智联招聘高级人力资源顾问孟广建议,找实习岗位要像正式找工作那样应对,实习时应该积极主动去学习,通过实习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公司的需求,为高峰期的找工作做准备。
孟广表示,近年来部分企业对实习生数量的需求有所减少,但总体上看,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一直比较大。大企业给予的实习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更为规范,如果去中小型企业实习,将其中的经验总结一下,也是很好的收获。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实习生转正为正式员工,这是用人单位求才、大学生求职的最好捷径,因此倍感求职压力的大学生应该珍惜好的实习机会。“实习有用吗?答案很简单,用心的实习有用,体验也罢,学习也罢,不是企业给的,而在于实习生是否自觉自愿,否则实习不会是通往工作的阶梯”。(张西陆 彭文蕊 徐志豪 蔡立)
[ 责任编辑:张瑞宸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
原稿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