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毕业生回应“就业帮助” 称合适的岗位信息千金难买

2013年06月26日 14:33 来源:辽宁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就业帮助?我们最需要的是岗位。 ”东北大学的7名本科毕业生日前在与记者座谈时,给出相同的答案。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郝无忌是保送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立志做研究,或者到国企做开发。 “一切皆有可能,到时候还是根据岗位情况再定。 ”

  和他一个班的高冬翔,一年多以前就经校方推荐把目标锁定为沈阳鼓风机厂。这家企业的科研能力强、专家人才多,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平台,也很适合自己的专业。今年毕业季一开始,小高就迫不及待地多次打电话咨询招聘事宜。高冬翔说:“对于我来说,合适的岗位信息千金难买。 ”

  杜若飞毕业后的去向是深圳“比亚迪”。他的决定过程比较简单——学校举办了一场校园招聘会,来了很多企业。他左挑右选,最终选择了“比亚迪”,薪金和发展前景都不错。 “学校给的机会比较多,当时确实有点挑花眼了。 ”杜若飞说。

  东北大学的毕业生从校方的“大就业”战略里受益良多。该校今年的就业目标是,举全校之力促进高质量就业。今年3月至5月,学校派出20多人次到全国各地请企业进校园招聘,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力量,深化就业指导,把学校的老师也全面发动起来。在工程力学等专业,专业教师的推荐成功就业率达50%之多。

  细究起来,能够做到 “请进来、走出去”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搭建一个比较合理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划。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社会上缺少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此,顺畅沟通、快捷对接也就顺理成章了。换句话说,当一些学生走出校门之际才火烧眉毛般找工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学校多年的培养实际上并不符合就业岗位的要求。

  支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学校必须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够胜任帮助学生找工作。学校应该跟企业建立常态的联系、平等的联系,消除就业和供求信息的不匹配。

  微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无论是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还是使高等教育机制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都可以促使学校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化解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的就业难题。(张 健)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