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史上最难就业年”与学历泡沫

2013年05月03日 13: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史上最难就业年”与学历泡沫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

  舆论就此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其实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很严峻。可是从我国教育部门、学校应对就业难的措施看,基本思路仍是把难题往来年推,用这种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然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生毕业,不如说我国每年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泡沫”,手持如此文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未来的学生创造有效需求。

  调查显示,在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不是什么“新发现”。这类专业的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高校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比理工科专业成本小、更容易。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

  多年前,对于高校的盲目扩招,社会舆论就提出质疑。但是,当高校开出一个专业并启动招生之后,要遏制这种势头,十分艰难。对学校来说,缩小招生规模既影响学校的学费收入,也影响老师的饭碗;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这所学校是一本或者二本招生,缩小招生规模,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一本升学率、二本升学率。

  教育部门曾针对这种情况,对大学专业提出就业率要求,规定就业率低的专业减招或者停办,可是这种行政性的要求解决不了问题。众所周知,就业率是由学校自己统计并上报教育部门发布的,要弄出漂亮数据,实在太容易,而从学校办学角度分析,对于不同的学校,是不能用单一的就业率指标去评价的。结果是,在教育部门提出的就业率要求下,各校的就业数据越来越高,可大学生的感觉却是就业一年难于一年。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180万。有舆论批评大学生选择考研很盲目,没有学术理想,只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完全是出于无奈——无法找到工作,只有把考研作为一条出路,更何况,在现在这个“学历社会”,高学历者得到的发展机会要比低学历者多。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把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在最初几年,这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部分大学毕业生可以推迟两年、三年再毕业找工作,可是时间一久,这些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教育部还发文要求直属高校在招聘用人时不得限定“985”、“211”高校。这一规定在高校招聘用人时最多起到把“明规则”变为“潜规则”的效果。把大学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是制造就业不公平的根源所在,如果教育部门要倡导就业公平,就应该清理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分层次、分等级密切相关。首先,这让很多大学只在乎自己的层次、等级,却不关注办学质量和特色;其次,这把学生上大学的追求引导为在乎学校的学历、身份,而不是获得货真价实的教育,一些二、三本院校沦为考研基地,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吗?

  所以,眼下的最难就业,从未来发展分析还不是最难,只有去掉“学历泡沫”,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才有可能好转。(熊丙奇)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