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锅,几张桌子,几桶油,是48岁遂宁男子李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对市民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一年内对自家油条进行50多次试验并主动送检,成功将其中铝残留量降到16mg/kg,远低于国家100mg/kg的标准。
走红以来,李刚享受了不少掌声和赞美,与此同时,也遭受了不少争议和困惑。但无论前路有多曲折,李刚都表示,“我会继续把我的店开下去,给成都市民提供可以放心吃的油条。我下一步要追求油条0mg/kg的铝残留量。”
谈过去
研究国标油条因生意太差绝境求变
走到成华街口,随便找一位清洁阿姨问路。“李刚啊?油条哥嘛!往里直走500米,就是成华巷口子,第一家就是他!”李刚在周围人的眼里,已经是十足的红人。
昨日下午3点见到李刚时,这个“国标李刚油条店”已经打烊,工人们都在休息,“早上三四点就起来开始忙,直到上午11点,下午相对空闲一些,大家就休息补一下瞌睡。”
对李刚来说,2012年3月18日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忘记的日子,“就是那一天,在多次试验后,我将油条中的明矾和油条精全部去掉,用荞麦粉、玉米、鸡蛋取代。”
卖油条以前,李刚在地质队背过砂、在老家当过电工,也在工地上打过工、旅游区开过干洗店,生活和工作不断变换,直到2011年前开始炸油条时,他才感到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实,开始研究国标油条,是因为当时生意太差。”李刚介绍,店内主要卖油条豆浆和面食,生意最差的时候,一天最多卖出200根油条。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