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亮,《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专刊编辑室主编、高级编辑。(中国台湾网 发)
中国台湾网7月4日北京消息 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记者属于一种职业。近年来,人们打破了对记者的固有印象,透过光鲜的外表看到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尤其是女记者,从偏见到支持,一路荆棘终变鲜花。白天亮,一位在新闻事业采编一线奋斗了17年的“女战士”,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执着的女性最美丽。
扎根人民日报——享受压力、热爱工作
白天亮,《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专刊编辑室主编、高级编辑。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以来,业绩突出,采写了“两会”报道、党的十八大报道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工作会议等大量有分量的新闻报道,多篇报道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影响,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表扬。这一切的成绩都是白天亮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了17年的硕果。谈及当初与人民日报社结缘的情景,白天亮说这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1997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白天亮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应聘到“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工作,21岁的她也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新闻记者。
初到人民日报,白天亮就被分派到了经济部工业采访室工作,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广泛而真实的社会。作为“第一采访大部”,经济部的采访任务通常是用“急难险重”这四个字来形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涵盖从采矿到治炼、装备制造以及建筑等43个大类。因此工业经济类报道对记者的专业性要求也非常高,不可出错、不能说外行话也成了白天亮在工作中时刻叮咛自己的暗示语。为了更专业的报道,白天亮又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硕士的课程。这也使她不断地提高了报道的专业性,向着专家型记者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部,工作量大、需要时常加班、深入调研,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工作要求。正是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快节奏工作,让白天亮化压力为动力。从地下800米的矿井到1万米高空的新机型试飞驾驶舱;从海上石油平台到戈壁滩边的风电基地,都曾是她深入采访的阵地。白天亮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享受压力带来的真实感,同时也热爱工作带给她的成就感。
追逐新闻梦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17年间,发表报道3000多篇,近30万字;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40多篇;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十多次获得报社精品奖。采写的文章,20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表扬。”这些数字不仅仅代表着白天亮在人民日报工作以来获得的光荣成绩,更是她艰辛汗水背后为此付出的执着与努力。白天亮曾经报道过“两会”、“十八大”此类重点新闻,也曾因为菜价问题采访过普通农民。在她看来,这两者之间需要寻求一个结合点。“作为一名记者,既要学会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又要懂得在田埂上找感觉。尤其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除了要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外,更要植根大地,反映基层的声音。”白天亮说道。
在人民日报这个平台上,记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高端对话,获得更权威的信息。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基层,反映基层的声音,书写出更有影响力、一锤定音的报道,推动实际工作、引导舆论。2009年人民日报进行了扩版改革,这也使原本“高大上”的官方定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由此诞生的“民生周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由白天亮担任主编,随即推出了“弱势群体”、“楼市冷眼看”等系列报道,而“民生周刊”也成为了最受读者欢迎的版面。“2003年我得到线索,重庆钢铁厂不给职工上养老保险。我到重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暗访,采写了舆论监督报道《为何欠缴养命钱》,促使重钢在一周内为职工补缴了1000万元的养老保险费。”白天亮认为,要做到“在八仙桌下打猴拳”是十分不易的。自己要做好桥梁作用,既要让读者觉得你不是在自说自话,而是真正的反映了基层问题;又要让党和国家满意,认为你的报道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谈及现在的自己跟刚做记者时有什么不同,白天亮认为现在的自己更理性。一路走来,她学会了辩证的看问题,思想也更独立。做为一名一线记者,她也正是在追着新闻跑、采访世间百态的过程中,感知着记者这份职业的魅力,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今年,她刚刚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 责任编辑:吴晓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