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两岸关系》杂志图)
“一国两制”:历史之使命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实现这个共同的心愿,完成这个历史的使命,需要唤起更多的民众。这就是蔡先生发起和创办协会的目的。协会开展哪些主要活动?蔡先生告诉我:“根据章程,协会围绕‘一国两制’的相关议题,定期举办研讨、座谈和公听会;综合整理各界及民众对于‘一国两制’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会员和各部会,作为政策制定之参考;适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建立‘一国两制’的意见反映管道;促进两岸各界及民间广泛开展交流活动。”
2012年3月,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在台北举行了二届一次会员大会,海内外八百多名会员出席,蔡武璋先生连任理事长。对于协会发展,蔡先生介绍说:“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日常工作。第一届的理监事是20名。协会成立后,多次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经贸、文化、农业等议题,举办专题研讨。协会还经常组团访问大陆和香港、澳门,交流对“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意见及看法,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由于会员人数迅速增长,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第二届理事增加到35名,监事增加到11名,还设立了经贸、农业、文化、妇女四个组。”
翻开协会编印的二届二次会员手册,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照片,使我看到了蔡理事长身体力行,为宣讲”一国两制”而呼号奔波的情景。在香港、澳门、广州举办的“九二共识”20周年座谈会上,他发表了《探讨两岸同属一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九二共识”下“主权”的可能内涵》、《“一国两制”运用于台湾的模式与路径》等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重视。浙江温州、福建晋江、陕西西安、云南丽江……都留下了他率团开展交流活动的身影。
聊到工作成效,蔡理事长认为:实现”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要做。可以说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台湾岛内许多同胞对”一国两制”还存有疑虑,抱有戒心。协会要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行得通,有好处。虽然两岸交往已有26个春秋,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民众没有到过大陆,他们对大陆的印象,仍停留在“当年”。光阴荏苒,随着大陆经济腾飞,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了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大陆、认识大陆,协会每年都要组织好几批参访团访问大陆。蔡先生说:“我们组织的访问团既有学术界的,也有文化、体育、工商、农业界的。这次访问江西吉水,主要是考察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台湾的现代农业科技比较先进,我是研究农业的,通过演讲向当地介绍了台湾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我们还在有机农业、生命科学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与当地谈成了20个合作开发项目,签约资金达38亿人民币。”
不知不觉中,夜幕已渐渐降临。临别时,蔡先生对我说:“香港、澳门回归以后,‘一国两制’带来的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台湾同胞也有目共睹。当前,台湾政治势力竞争激烈,恶斗内耗引发的后果是经济萧条,民众对此十分失望。他们希望社会创新和变革,希望有一股新的政治势力来帮百姓谋福。我希望自己能担起这个重任。我也知道,从事这项事业不仅忙碌而且艰辛,但是我会努力坚持下去,直到实现和成功。因为这是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两岸关系》杂志社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地区总代表葛凤章)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