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台湾台中访问车王电子公司。(图片来源:山东省台办)
中国台湾网2月23日济南消息 2011年,山东紧紧抓住两岸关系稳中有进,ECFA有效落实、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深化推进的机遇,以“十二五”规划为纲领努力推动山东与台湾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成绩,鲁台经贸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新态势。
一、鲁台经贸交流层次大幅提升。
2011年,鲁台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翻开新的一页,7月,姜大明省长率团访台并成功举办“2011台湾·山东周暨第十七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活动,是迄今山东在台举办的最大规模鲁台经贸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鲁台经贸交流的层次,推动了鲁台经贸大项目的发展,扩大了山东的影响。由此带动,全年山东赴台经贸考察形成热潮,据统计全年共有658批3767人次赴台考察,分别比2010年增长39%、15%。团组层次明显提高,在台期间签订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意向、协议。
同时,来鲁进行经贸交流、考察的台商也明显增多,据统计,全年来鲁从事经贸考察的台胞11.1万人次,占来鲁台胞总数的57%。特别是一大批台湾大企业、大工商团体负责人来鲁考察投资环境、洽谈投资项目,有ECFA台湾主谈代表梁国新、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东元集团会长黄茂雄、华新丽华董事长焦佑伦、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台北世界贸易中心总经理赵永全、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等。
二、台商投资数量、质量有大幅提升。
鲁台大交流、大合作带来的是台商投资的持续增长,台资企业的明显受益。2011年,山东新批台资项目181个,合同利用台资20.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6.2亿美元,合同台资与2010年同比增长22%,实际利用台资同比增长38.7%,是近7年来合同、实际利用台资增幅最高的一年。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230个,实际使用台资187.6亿美元。同时,对台贸易也大幅增长,全年对台进出口完成41.2亿美元,与2010年同比增长25.4%,其中出口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7.4%,进口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从引进台资质量上看,也有大幅提升,呈现出大项目多、高新技术项目多、服务业项目多的特点。全省合同引进的台资项目平均合同利用台资额首次超过1000万美元,实现质的飞跃。一大批大的、优质的台资项目签约、投产;一大批台资项目增资扩产。全省共80家台资企业增资5.87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台资额的36.3%。统一集团在济阳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食品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日月光集团在威海增资5000万美元,目前总投资额约达2.9亿美元;蓝天集团在青岛、淄博、德州投资的百脑汇等项目已开业或开工建设,在济南、潍坊、烟台等市也已布局发展。国泰金控已在山东开了国泰人寿、国泰产险。
三、鲁台直航能力大幅提升。
鲁台间人员、贸易往来的增多,带动了鲁台直航的发展。山东顺势而为,优化航线,优化服务,不断提高鲁台直航的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2011年,潍坊港又被列为两岸海运直航港口,至此,山东现有12个两岸直航点,其中,3个空中直航口岸,9个海运直航港口。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直航城市往返航班由原来每周22班增加到现在46班,全年运送旅客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大大方便了鲁台人员往来。海运直航货物运量也有大幅增长,为一步扩大鲁台经贸交流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台湾园区建设速度和水平大幅提升。
山东始终将全省台湾园区作为鲁台经贸合作的主阵地,不断放大园区的聚集效应和放射能力。2011年,山东新批台湾工业园1个,全省各类台湾园区达到42个,引进台资项目48个,合同利用台资7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利用台资额的三分之一,实际利用台资3.8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台资额的23%。目前,山东各类台湾园区累计实际利用台资达31.8亿美元。
烟台鸿富泰公司在烟台以“一企一园”形式快速发展的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011年出口额达99亿美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2011年,联电集团在山东(济宁)台湾工业园又增资近5000万美元,在邹城投资的20万千伏变电站项目也将正式并网发电,在联电集团带动下,济宁已经逐渐成为山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高地;2011年,商务部批准山东青岛设立海峡两岸(青岛)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这是大陆第五家批准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也是北方地区的首家,使山东乃至北方地区对台农产品贸易交流大大提速。
另外,2011年,枣庄、济宁两市成立了台协会,使山东台协会数量达到14个,在全国各省市位居第三位。一年来,台协会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会员联谊等有特色的服务,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中国台湾网山东省台办通讯员 鞠新泉)
[ 责任编辑:李瑞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