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中国台湾网发)
中国台湾网7月5日太仓讯 (记者 王怡然)苏南小城太仓在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六国码头”的美誉,如今,太仓最为知名的LOGO是“德企之乡”,据了解,目前已有260多家德资企业落户太仓。太仓先后获批全国唯一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国内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还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
李克强总理2017年6月在德国柏林参加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特别提到中国太仓。在中国不算很有名的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内地许多大城市。
太仓南邻上海,是距离上海最近的沿江沿沪城市。2003年,太仓市首次提出“接轨上海”发展战略。2016年,太仓市部署“融入上海”发展战略。从“接轨”到“融入”,是希望在更高层次上谋求深度合作,从承接上海溢出效应,转为谋求沪太同城效应。
“跨省族”:沪太一小时同城生活圈
如今,在太仓和上海之间往来着一批“跨省上班族”,有意思的是,以前绝大多数“跨省族”是“住太仓,去上海”,因为紧挨着省界的太仓浏河镇某楼盘,不少居民都在上海工作。如今反过来了——一批上海的技术、管理、科研人才每日去太仓上班。据报道,在太仓工作的很多德籍企业管理人员平时住在上海,很多企业的销售、公关、技术团队中的骨干也都住在上海。这些人每日往返上海,单程不过一小时。
从太仓主城区到上海浦东机场的时间为1小时,到上海人民广场的时间为45分钟,到虹桥机场为30分钟。
沪太两地同城效应得益于太仓市对沪交通网络的建设,太仓市已完成了沿沪重要交通节点改造建设工作,取消了204国道收费站,开通太仓至上海地铁11号线、7号线和虹桥机场的跨省城际快速公交线路,科学规划沪通铁路,加强与嘉定有轨电车规划对接,基本形成沪太一体的客货运快速交通网络体系。
便捷的交通使得原先在上海的企业纷纷搬迁到太仓,以太仓保捷锻压有限公司为例,几年前,这家企业从上海搬迁到太仓。公司负责人葛泓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虽然搬离了上海,但“感觉和以前一样便捷,这主要得益于沪太同城效应。除了地理因素、节省成本等考虑,太仓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
和保捷锻压有限公司有相似经历的还有苏州游视网络科技,据报道,该公司2011年在上海创办,因为房租人力等成本高企,翌年迁移至太仓的“电竞小镇”。
为进一步放大沪太同城效应和承接上海溢出效应,太仓吸引更多沪上项目落户太仓,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太仓市内资项目最重要来源地。“十二五”期间,该市共引进529个沪上项目,注册资本130.71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8.6%。
在去年10月举办的2016太仓(上海)投资说明会上,太仓市相关部门和上海有关单位签署了32项合作协议,一批工业、服务业项目签约落户太仓。近5亿元的上海烟草集团再造烟叶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5亿元的上海华兑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增资项目、6亿元的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部件项目等一批投资大、见效快的产业项目签约。
太仓还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和高端项目转移,基本形成了以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以总部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服务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产业体系。太仓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苏州研究院,强化与上海高校以及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等研究机构合作,对沪科技合作成效明显。
“沪太通”:沪太通关与物流一体化
据报道,今年5月,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与全球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无船承运人——瑞士德迅集团(中国)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太仓港与上海港“一港集散,两港联动”的“沪太通”模式上展开合作,推动更多苏南地区远洋集装箱由陆路直运洋山港改从太仓港中转洋山港出运,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缓解环境压力,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何谓“沪太通”?缘何它能吸引国际大公司谋求合作?“沪太通”是沪太通关与物流一体化的简称,即通过洋山港与太仓港的联动,将太仓港作为上海港的港口延伸,建立的沪太二点合一的通关模式。
“长期以来,苏南地区外贸货物通过集卡陆路直运上海洋山港区或外高桥港区进出,存在费用高、道路堵、风险大等问题,为了减轻外高桥港区拥堵状况,缓解上海交通压力,太仓港与上海港开展战略合作,加强两港物流运输体系对接,把外高桥至洋山穿梭巴士平台移植到太仓港,开辟太仓港至洋山港每8小时一班‘定点、定时、定线、定航次、定价’五定班轮‘太仓快航’,提供比陆路集卡直运物流模式更省、更快、更畅、更安全、更环保的远洋中转服务,引导苏南地区集装箱‘陆改水’从太仓港出运。” 太仓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节省通关时间和成本,2015年6月起,双方正式推出“沪太通”物流模式,将上海港与太仓港合作的太仓港上港正和码头作为上海港的延伸,出口集装箱进了太仓港上港正和码头视同于进了上海洋山港。“客户只要将从洋山码头出口的集装箱在规定时间内送至太仓港上港正和码头,经太仓海关放行后,即可由‘太仓快航’运送至洋山港码头直接装船出海。‘沪太通’模式比传统陆路直运洋山港节省成本200-400元/标箱,抵运及时率达100%。”
“沪太通”模式实施两年来成效明显,吸引了更多苏南地区远洋集装箱由陆路直运洋山港改从太仓港中转洋山港出运。苏州金莱克、达亮电子、无锡小天鹅和常熟华诚等企业纷纷使用“沪太通”模式,已成“沪太通”模式稳定的货源。
“沪太通”模式的顺利开展,强化了沪太两地经贸往来和商贸物流联系,有力促进了沪太融合,对于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苏州有句话叫“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太仓加强对德合作、提升港口竞争力,都要紧紧抓住上海这棵大树。根据规划,太仓今后将全力发挥太仓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作用,增强产业与港口的融合度,进一步放大与上海的同城效应,加快建设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共塑创新示范区。到“十三五”末,力争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中小城市开发建设的典范。(完)
[责任编辑:宣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