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母亲河,不仅哺育了当地儿女,而且涵育了独特的文化、构建了宜居的环境。为了捍卫这一条条甘甜的母亲河,一场场治污攻坚战持续推进。
各地母亲河如今的水质如何?治污攻坚后,她为当地百姓带来哪些福利?带着这些疑问,来到重庆璧山、四川泸州、贵州赤水等地一探究竟。
母亲河涵育文化酒香四溢
在重庆璧山,母亲河璧南河贯穿全境,碧绿如洗。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们在璧南河旁漫步、纳凉、嬉戏。璧南河让秀美的璧山亮出“深绿”名片,在这座宜居的小城里,绿色产业发展迅速。
四川泸州、贵州赤水以酒业著称,当地特殊的水质让他们的美酒更加香醇、世界闻名。
在泸州,长江与沱江在这里交汇,泸州老窖让这座城酒香四溢。张坝生态桂圆林紧邻长江水上黄金航道,这座“江畔氧吧”的桂圆、荔枝长势喜人。对岸,联通世界的泸州港,货轮奔赴各地。
从泸州出发,一个多小时即到达赤水。从赤水市到茅台镇,赤水河蜿蜒三百余里,孕育了习酒镇、二郎镇、茅台镇等著名酒乡,酒文化流传久远,时而平缓时而奔腾的赤水河又得名“美酒河”。
在茅台镇不只有茅台酒,还有2000多个酒企聚集于此。茅台镇副镇长熊登碧介绍,这条“美酒河”酿出的美酒无法复制,拉高了当地GDP。未来,在距离茅台镇主城区5至10公里的贫困村仁文村、正觉村,也将通过酒文化、酒产业脱贫致富。
“美酒河”孕育了佳酿,更带动了百姓就业。在赤水大瀑布景区,两河口镇黎明村党支部就带领村民做起了“水生意”。2015年8月,他们在上游河段打造的“丹霞第一漂”体验项目首次开漂,2016年即盈利100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00万元。
在景区里,村支书黄廷科穿着印有“丹霞第一漂”的T恤介绍说,这里的保洁员、观光车驾驶员、救生员、土特产品销售员等岗位都是他们的村民,其中有不少人曾经外出务工。
一条条母亲河,让城市富有灵性,让乡村充满生机。一汪清水,带给人们在经济和生活的改变,不胜枚举。
城市乡村联动捍卫母亲河
为了捍卫我们的母亲河,各地政府水务部门、污水处理厂等在不断探索、尝试。
在清澈见底的璧南河旁,河道治理前后的对比照道出了这里的往事。重庆市璧山区水务局长王继超坦言,璧南河部分河段曾经水黑如墨,鱼虾绝迹,被人们戏称为“臭水沟”。
他介绍说,2010年3月,“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理念的确立,拉开了以璧南河治理为突破口的治水兴水大幕,河段长制由此开始。如今黑水还清、异味全无,水清了、山美了、绿色GDP增长迅速。
赤水河为长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为了保护这条“美酒河”,沿岸的政府和酒企在行动。
赤水市复兴镇污水处理厂是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最后一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这里,混浊呛鼻的污水经过厌氧池、缺氧池、MBR膜池等处理,再次流出时已重生为清澈水质。
在处理厂水蓝色的院墙上,“让生活污水远离母亲河”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负责人喻洪伟介绍,经处理后产生的中水可用于公路清洁、园林绿化、厕所冲洗等,大大节约了用水成本。
复兴镇风溪口渡口位于赤水河畔。在这里,一个个生活污水净化器成了小型污水处理厂。赤水河复兴镇段河长王大才谈到,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将对赤水河的污染降到了最低。
作为知名酒企,从2014年起,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即出资5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贵州省发改委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人王方介绍,贵州省加快污水处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5%,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为优,9个中心城市2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9%。
一串串数字是努力的见证,也是新征程的开始。相信,让污水远离母亲河这个目标,指日可待。 (光明网 邱晓琴采写制作)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