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南极条约》44个缔约国和10个国际组织约400人参加会议。这是中国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
人类对南极的探索由来已久。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曾三次穿过南极圈;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率队首次到达南极点。随着南极的神秘面纱一点点被揭开,南极探索写入了人类科学史,但一些国家也对南极领土和资源提出了诉求。为了保护这片白色大陆,1959年12月,12个国家在美国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1985年10月,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拥有了对南极事务的发言权和决策权。1991年相关国家又签订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决定全面禁止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是根据1959年《南极条约》建立的定期议事机制,是南极国际治理中最重要的政府间多边机制,由《南极条约》53个缔约国中拥有协商国地位的29个国家轮流举办。本届会议主要包括南极条约体系运行、南极视察、南极旅游、南极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以及未来工作等多项议题,涉及南极治理中的各个方面。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出席主题为“我们的南极:保护与利用”特别会议时表示,南极条约体系已走过58年的发展历程。58年来,南极治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是南极治理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考验着南极条约协商国的智慧。他说,加强保护是和平利用南极的基本前提,合理利用是发挥南极价值的题中之义,平衡兼顾是南极国际治理的基本理念。
南极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南极研究的投入巨大,但是意义也同样重大。”英国南极考察局局长简 弗朗西斯说,目前南极科研涉及很多领域,例如对南极冰盖的样本进行研究,可以探察地球几千年前的气象条件。南极对于捕获海洋热能和存储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渔业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气候问题和臭氧层问题等。
如何让各国民众从南极的研究中获益?智利极地研究所所长何塞 雷塔马莱斯表示,需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环保、高效、负责任的科研。其中,实现保护和科学研究及利用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 杰尼索夫在会议上表示,《南极条约》是抛开短期政治考量进行有效合作的典范。他提出,目前有关南极的工作和信息文件超过70%都是针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虽然这些问题的确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但不应忘记《南极条约》的主要目标和宗旨,维护南极的和平稳定,确保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并就此进行国际合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南极条约》不仅冻结了南极领土声索国之间的争议,还向国际社会敞开了南极科考的大门,推动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科考合作,为南极治理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近60年来,《南极条约》因应形势变化,已发展成为包括《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在内的体系。时间证明,《南极条约》行之有效,是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多赢布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为《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一书作序时写道:在南极洲的英雄时代,人们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斗争的同时,相互间还有竞争。在南极洲的科学时代,这里成了国际科学研究的竞技场,科学发现的竞争依然激烈。如今,在《南极条约》和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等法律、机制的保障下,南极一定会进入和平、稳定、合作的新时代。保护南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