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最美风景是贫困户发自内心的笑容

2017年05月18日 15:46:07  来源:光明网
字号:    

  最美风景是贫困户发自内心的笑容

  ——光明日报蹲点贫困村调研采访记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中国砥砺奋进的五年,是脱贫攻坚的五年。4月底,中央主要媒体100多名记者深入100多个扶贫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研采访。光明日报8名记者走进湖南、新疆、山西、宁夏、青海、河南、四川和陕西的贫困村,记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体会干部群众与贫困决战的不屈精神。他们“闻到了泥土中青苗的香气,空气中希望的味道”,他们感受到“最美风景是贫困户发自内心的笑容”。今天,本版刊登他们的驻村调研采访手记。

  心若在,梦就在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麦麦提亚合普老人是新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塔木村公认最贫穷的,他已年过七旬,但家里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没有劳动力成为制约他家脱贫的最大困难。村里把他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制定了专门的扶贫计划,每年给他发放羊、鸡等生活生产资料,这让老人对自家脱贫很有信心。

  古再力·麦太,这位年收入只有3万多元的牧民,因为从小没有上过学,出门与别人交流都困难,他不想再让孩子吃这个亏,于是从银行贷款5万元鼓励孩子上大学,成为举债送孩子读大学的全村第一人。

  在阿克陶县城里,记者还见到了7个从塔木村来此经商的贫困牧民家庭。他们不等不靠,明知今年年底就可以搬到县里的安置房,不用花任何钱,也要自己掏钱先在县里租房,开办了超市、羊肉店和装修公司等经营项目。麦麦提托合提·阿伊代的羊肉摊一天可以卖出5只羊,他非常满足,“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们小学都没有毕业,就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现在孩子都在县城学校上学,我鼓励他们一定要上大学,有了文化和知识,就不会像我们一样什么也不会干了”。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脱贫的心劲。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话,看着贫困户努力摆脱眼前贫穷所付出的努力,记者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塔木村是很贫穷,这里自然环境是很恶劣,但这里的牧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脱贫致富。党和政府的关心,一项项到人到家、送羊送鸡的具体帮扶举措,也为他们燃起了脱贫致富更大的信心。

  有首歌唱道:“心若在,梦就在。”塔木村68户326位贫困人口里,每个人都在努力,在奋斗,那是因为牧民们内心深处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梦想在召唤。

  青苗的香气 希望的味道

  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来到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西营村,所看到的现实困难超过了我的想象。全村世代靠天吃饭,大部分土地属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740人中有216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率达50%。

  殷保卫是西营村的村委会主任。从自己当老板,到六年前回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再到成立“小香葱种植合作社”,带着乡亲们把日子越过越好,殷保卫心里觉得舒坦。对于村里的贫困户,他了如指掌,谈起如何脱贫,也有自己的打算——新建20座小香葱温室大棚和100立方米冷库,再把大田小香葱从现在的130多亩扩大到500亩。

  阳白村是另一个乡的村子,走进村里,听到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有了二锁子,就有好日子。”二锁子就是孟福锁,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带头人。从投资千万元建学校到带领村民致富,经过15年努力,阳白村建起了“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生虫、粉虫喂鸡、鸡粪种粮”的循环农业,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租赁经营、打工收益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驻村的这段日子,我看到了人民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急切与渴望,可是这种热情往往会遭遇市场竞争的一瓢凉水。“市场不相信眼泪”,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两委”班子,需要的是一位有市场经济头脑、熟悉农村工作而且威望高的“当家人”。

  驻村每一天,我所看到的是田野里满目的绿色,工厂里忙碌的身影;我所听到的是山间流淌的泉水,村民们议论致富办法的声音;我所闻到的是泥土中青苗的香气,空气中希望的味道。

  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得感

  光明日报记者 叶乐峰

  5月初,我来到河南新县西河村蹲点采访,目睹了西河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走进贫困户家里,首先迎上来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随即一杯热腾腾的茶水端到了面前,主人热情地发出邀请,“留下来吃顿农家饭吧”。家家户户笑脸相待,放在3年前简直不可想象。西河村的发展开始时曾遇到很多阻力,最大的就是老百姓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村民们听说自己家的牛棚和旱厕要被拆除,坚决不同意。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这是好事,老百姓为什么不同意?这个疑问,西河村扶贫干部张一谋给出了答案,“很多老百姓更看重眼前的利益,要让百姓们理解这些长远的发展规划,我们脱贫干部只能慢慢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那段时间,张一谋等干部夜以继日地做老百姓工作,说道理、展前景。最终,100多间牛棚、猪圈和旱厕被全部拆除,老百姓没有要一分补偿款。老百姓的表情不会说谎,如果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么这种脱贫就不是假脱贫,这是最直观、最生动的脱贫答卷。

  西河村目前已经脱贫362人,还有48人未脱贫,2017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脱贫任务。但还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因病、因灾返贫。新县位于连片贫困区,产业发展基础差,尤其是处于贫困线边缘的农户,可能一场洪水、一场冰雹、一场大病就让他们瞬间返贫。要做到“决不落下一个穷人”,特别需要动态眼光和动态管理。

  让项目“挑大梁”

  光明日报记者 李玉兰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有48户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里缺乏能够挑大梁的年轻人。

  住在村子山梁上的90后张川,家中有三位老人要赡养,生活压力巨大。2015年,他回到村里,充分利用县里、镇上、村里的扶贫项目,加之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在2016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然而,并非所有家庭的脱贫路都如此顺畅。由于村里的人力资源缺乏,一些需要投入的扶贫项目难以充分利用,即便能够开展的项目也是一波三折。比如险岩村的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的农户因为对种植技术理解不够,天天勤苦浇水,结果浇过了度,使得菌袋内部腐烂,长不出蘑菇,还赔掉了菌袋的成本。

  马鞍镇党委书记赵海说:“我们不仅要找项目,还要找有适合人力资源条件的项目。每家每户条件都不一样,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找到增加收入的办法,要不怎么说扶贫工作像绣花一样呢。”

  八个字里的感动

  光明日报记者 赵斌艺

  “青海集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于一身,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干净整洁的办公室里,青海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向记者介绍了青海省的脱贫攻坚现状和各项政策。

  办公室墙上,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精准扶贫”,用笔苍劲有力,装裱简洁大方。马丰胜告诉记者:“我初中班主任在得知我从事扶贫工作后,亲自写下并送来了这幅书法作品。它就像时钟一样,时刻提醒和督促着我”。

  5月17日下午4时,记者走进互助县牙合村希望小学里的一间临时办公室,三张单人床,一台电脑,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重在落实”。

  牙合村是互助县西山乡干旱浅山地区最北端的一个村庄,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天吃饭”和外出“站大脚”。2015年10月,李晓俊到牙合村担任第一书记,眼前的贫困让他触目惊心。“有的贫困户家里,连大门和窗户都没有装,冬天里的寒风冷得彻骨啊!”

  两年的时间里,李晓俊带领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打造“最美北方梯田”休闲度假村,为脱贫致富摸索出了思路。“一开始群众不信任我们,说我们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地上。于是我写下了‘重在落实’几个字,一定要把老百姓的抱怨化作肯定。”如今的他不负百姓所托,仅2016年牙合村接待游客165040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45万元。

  “精准扶贫”“重在落实”,从两面墙上的八个字里,我看到扶贫人不屈的斗志,也收获了一种无声的感动。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斗中,每一个勇士,都让人热泪盈眶。

  都有一股战胜贫困的干劲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麻黄山是盐池县乃至全宁夏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这里地广人稀,没有一寸水浇地,村民的生计完全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在松记水村大梁小组,李飞帮就有两三百亩连片的荒漠草场。他在草场上建了两间彩钢房,搭起了一个养殖大棚,接回从广州空运来的6000多只小鸡仔。面对这些远道而来、叽叽喳喳的小家伙,他又是喂水、又是添食,忙得团团转。李飞帮说,刚孵出来的小鸡苗需要24小时不间断悉心呵护,他已经有一天一夜没有吃饭、睡觉了。

  本来只是在手术期间短暂使用的导尿管和引流袋,却几乎成为村民李凤虎身体的一部分。七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他都这样度过——插着导尿管,拎着引流袋,蹒跚于麻黄山乡松记水村的山道、羊圈之间。

  “出了车祸,做手术需要上百万元。”李凤虎说,这么多钱,想都不敢想。于是,他选择了放弃治疗。面对脱贫攻坚,每天都插着导尿管的他坚毅果决、不等不靠。他用政府补贴盖了羊圈,养了120多只山羊。提不动水,他就给羊圈接上水管。在记者通过光明日报融媒体发出报道后,李凤虎的事受到很多热心读者的关注。希望能通过公益的力量,为他解除病痛,让他在脱贫路上轻装前行。

  这样的故事,村里还有很多。麻黄山虽然僻远,但这里的村民们都有一股上下同心、战胜贫困的干劲,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扶贫攻坚,做记录者也做参与者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当记者35载,常去农村采访,但这回角色不一样——不仅是扶贫攻坚的记录者,还是扶贫决战的参与者。

  在湖南安化县烟溪镇通溪桥村,进村的那条水泥路,去年被百年不遇的山洪毁坏。桥垮了,村民却没有垮,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硬是把这条公路恢复起来并加宽。但同时,村里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欠账290万元。于是,村干部把自己的房产证、林权证全抵押出去了。

  “要致富,先修路”,老百姓都懂这个理,村干部敢想敢干,欠债也要把路修起来。可路修好了,债务成为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得知记者驻村,有村民找来,对村里不顾后果修路提出意见。

  于是组织村民与干部夜谈会,统一思想——修路没错,继续与贫困抗争。同时,我把事情告诉前来调研的安化县领导,争取给予更多支持。

  打听到村民刘奋勇苦苦厮守陪伴照顾妻子腊蓉的故事后,我赶去家里采访,并以最快速度将故事写成广播稿在全镇播放,并做成融媒体产品将这种正能量向外传播。目前,镇里已申报刘奋勇参加安化县道德模范评选。看到报道后,镇上一位药铺老板也表示免费提供药品让腊蓉减轻痛苦。

  内心的力量始终没有消退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半个月前,记者刚来到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便深深地为这个村子的风光所惊叹——大片的荷塘映着群山,石桥和栈道穿梭在荷塘之间,一座座白墙灰瓦的二层小楼依水而建,远处山间的绿色梯田层叠环绕,这几乎就是一幅标准的山水田园风景画。很难想象,这个村子在2016年以前还是贫困村。

  “我们这里要发展旅游啦。”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家乡正在发生什么。在规划之前,村里并没有这么好看的荷塘,也不像现在这样干净美观。村民说,官庙村与漫川古镇只有一岭之隔,等将来旅游发展起来了,这个“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美丽小村庄就会被人们看到了。

  “你觉得呢,这边的空气比大城市里好一些吧?”有人这样问记者。

  当然。不只是空气。

  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忙碌。每天看到的是村镇周围的群山巍峨,听到的是田里的蛙叫虫鸣,人们会坐在房门前说笑着乡里乡亲事,也会在除草机和挖掘机的轰鸣声里骑着摩托车在荷塘边穿梭而过。

  当然,这里的日子也未必尽如人意。在这个2016年刚刚脱贫的小山村里,仍然还有一些贫困的人,一些被疾病困扰的人,不时地诉说着生活中的难处。但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里有一股力量始终没有消退,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期待。他们说,日子会越来越好。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18日 05版)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