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在治国理政的创新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特色,成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发展伟大事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特色。习近平同志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从理论成果来说,习近平同志在从政路上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和写作,著述颇丰。从理论修养来说,习近平同志学识渊博、视野开阔、远见卓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理念先进、语言丰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报告、文章很多都表现出理论性强,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他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体现。
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作为看家本领。2013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
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习近平同志运用唯物、辩证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我们树立了楷模,作了很好示范。例如,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抓住了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有力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阔步前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引人入胜的语言启迪
马克思主义要发挥重大指导作用,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而“理论彻底性”和“理论通俗化”是两个基本条件。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运用理论彻底性和理论通俗化的典范。例如,毛泽东同志就经常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表达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理论见解。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老百姓听了这些话,开心了。习近平同志也常常运用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的语言来表述重要论断和深刻思想。他说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又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就是要表达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改革,这些语言都很受干部群众欢迎。
毛泽东同志提倡“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风和语言风格,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系列讲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服力强,感染力强。下面举一些例子,让我们共同学习领会: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打铁还得自身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温水煮青蛙;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
服众的人格魅力:自信、担当、务实、大气、智慧
从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实践和演讲、报告、文章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具有迷人的人格魅力。
自信与忧患相联。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表现出高度自信,这种自信不是自大自满,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忧患意识的自信。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自信的同时,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
担当与韬略相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解放思想、敢字当头、敢于求变、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坚持思想上与时俱进、发展上稳中求进、作风上断然改进、改革上锐意奋进;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克难理应在我,我们不做谁做、现在不做更待何时去做的使命感、责任感,敢作敢为敢担当。一方面是敢于担当,一方面是充满智慧、洞察一切、胸有成竹,知道如何去担当。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
务实与理想相存。务实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征。无论是调研决策,还是指导和推进工作,都是务实的,注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注重顶层设计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要有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长久保持执政党的地位,保持国家的团结、稳定和安全。
大气与细致相融。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一方面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和伟大斗争的整体设计是大气磅礴,大手笔绘制蓝图,大气魄推出新政,大担当推进大改革;另一方面在工作推进中周密细致、精致极致。
理论与实践相进。就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要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
■ 蔡永生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