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有一个叫团结村的村子,过去由于缺水,当地流传着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如今,这里有了一条在悬崖绝壁上凿成的水渠,村民称之为“大发渠”,这渠是一名叫黄大发人带领村民建成的。近日,贵州都市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团结村民“望涯”兴叹
走进团结村头,一眼就看见一条水渠紧贴峭壁上,依山蜿蜒曲直,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让人惊叹。
记者见到黄大发时,他正坐自家院坝里,与几位村民们商议维修水渠的事。
以前团结村由于石漠化,缺水严重,人畜饮水靠村里的唯一一口井,说是井,其实就是从土坑里慢慢渗出的一点水,接满一桶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多小时,为了吃水,全村的男女老少经常不分昼夜,守在井口排队挑水。
“我们村有1000多人口,200亩稻田绝收,包括我家都没水吃。家里面没有水吃,我家几个女儿晚上不睡觉,几乎每晚都去守,而且守水都还要打架。”黄大发说。
据介绍,在该村附近大山沟有一条小溪,如修渠饮水,需要绕过几座大山,还要经过3座300米高、约400米长的悬崖峭壁,对此,世代居住在团结村民只能“望崖”兴叹。
黄大发带领村民凿渠饮水
1958年,黄大发被村民推举为团结村的前身草王坝大队的大队长。
“为了让村民能种上水稻,吃上一碗米饭,我有了开渠引水的打算。”黄大发说。
随即,在乡政府支持下,村民投工两万余人次,耗资18万元,修了近10年,却没成功。
黄大发有些尴尬地说,那些年技术差,不懂科学,只用钢钎二锤开山,高矮不均匀,用土石灰固定缝隙,干燥后就会脱落,水也就来不了。
水渠没修成功,村民心灰意冷,干部们也纷纷打了退堂鼓,倔强的黄大发却没有放弃。
1989年,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2年后,他筹划重启修渠,并请水利站的技术人员用了半年的时间勘查、测绘,重新规划了水渠线路。当向水利部门提交了申请后,需交1万块钱的启动资金,那个年代,1万块钱等于团结村一年收入,不少村民反对修渠。
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黄大发率先卖掉了自家值钱的东西作为修渠的集资款,在他的感召下,很快凑齐了修建水渠的1万元。
黄大发和村民们再一次向巍巍大山、悬崖峭壁发起了挑战。
悬崖绝壁上开凿,山泉水进村了
谈起建渠,黄大发激动之情总是无法抑制。
每天,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不通公路,水泥、石粉靠人背马驮运上工地。没有后勤保障,大伙儿就只能就着包谷饭搭配酸菜冷洋芋,一天只吃两顿。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二女儿患重病,直至女儿临死前,也没盼到父亲回家看她一眼,随即,他13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又离开了,黄大发抹掉悲痛的泪水埋葬完亲人,又带着工具上了山了。鞋磨破了没钱买,他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
擦耳岩是整个工程比较艰险的一段,绝壁万丈,黄大发和村民们像“蜘蛛侠”一样,整天爬在悬崖绝壁上,靠着风钻和钢钎,硬生生的开凿出一条宽0.5米,长170米的水渠。
1995年春,苦战了1000个日夜,黄大发和村民们带着零伤亡的骄人战绩,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涉三道险崖的草王坝大渠终于竣工,大渠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清澈的山泉水流进了团结村。
当年,250亩稻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村民自发将100多亩山地改成良田,吃上了大米饭。
82岁高龄仍在带头维护水渠
如今,黄大发已82岁高龄了,身体还很硬朗,他仍然发挥着余热,平日,他修渠补渠从未间断。
“水渠是我修的,只要我能动,我都会去维护她,这水渠就像我的儿女一样,我修了就要把她管好。”黄大发坚定地说道。
今天的团结村草王坝,水通了,村民还依靠大发渠引来的水,稻田已经发展到了730多亩,家家户户吃上了大米饭,很多村民还搞起了养殖。
村民徐国太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采购了百条鱼苗,在稻田里搞起了养殖,目前预计收成2000多斤。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