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古代“愚公”感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锲而不舍的奋斗。而今,现代“愚公”黄大发的故事依然令我们感动。
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老支书,他历时36年,带领广大村民挖渠引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长7200米的“生命渠”,解决了当地靠天吃水的困境。这条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发渠”,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新时期的“愚公”,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称赞为“民间英雄”。
初春时节,记者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着房屋改造,实施新农村建设。清澈的泉水已经引进到村里,当地人称这水渠叫“大发渠”,“大发”取名自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老支书黄大发。村民黄大明告诉记者,四十多年前的团结村草王坝、因为没有水源,无电、无路,草王坝成了有名的“三无村”。
黄大明:那时候人多地少,这个地方缺水,有些老田遇到干旱就绝收,人工浪费了,粮食也没有收,群众生活跟不上,家家户户都缺粮。
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可惜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草王坝的村民们只能望水兴叹。黄大发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修通一条水渠,把野彪村的水引过来,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遵义县原水利局副局长黄著文回忆,在当时的条件下,实施这项工程难度很大。
黄著文:这个工程相当困难,要跨过500米左右笔直悬崖,悬崖上面没有长树木,全靠人工凿开这岩,非常艰难。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打得通,弄不好要掉下去要伤人,当时没有这方面防渗材料能阻止水下漏。炸药是普通炸药,还非常紧张。
今年82岁黄大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当时干部和群众为了修水渠,大家都在拼命干。经过两年多难以想象的辛苦努力,水渠终于竣工。1995年,弯腰修渠的草王坝人终于直起来腰板,历时40多年终于开凿通了这条“志气水渠”,他们亲切称之为“大发渠”。
黄彬凯:1990年天大旱,粮食绝收,大家为了争水还打架。地方不好找老婆、打光棍的比较多。水通了之后,找个老婆就很容易了。
对于几千年来就缺水的草王坝村民来说,有了“大发渠”,村民们就有了脱贫的希望。没有“大发渠”,就没有今天的新变化。汩汩的清水流到草王坝,这条宽40厘米、高50厘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水渠,不仅解决了沿渠百余户群众家里的人畜饮水难题,还满足了1200亩稻田灌溉用水,草王坝也从此旱涝保收,彻底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养殖大户唐恩举:
唐恩举:以前没有水时,喂养一至二头牛,大发渠通了后,我喂养了十多头,管七八万元。
如今的草王坝,虽然还没有整体脱贫,但百姓的荷包却日渐鼓起来。乡亲们依靠大发渠引来的水,发展养殖业,脱贫的群众越来越多,村民们建起了一幢幢新房。 和草王坝相邻的8村民组的40户139位贫困村民,依靠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在年底举家搬到这里。这个曾经娶不来媳妇的“光棍村”、人人往外跑的穷山村,现在已是条件好的扶贫安置点。
村民:原来我们家在山顶上,出来不方便,搬到这里就方便了,政府给我们接通了自来水,给了一间房子。我们准备养10多头猪,一定能脱贫的。
70岁从支书岗位上退下后,黄大发除了继续维护水渠,就是务农。他的家,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老民房,与周围几家两层楼高瓷砖房相比,显得清冷。村民徐原伟是一名90后,这几年,他看到了家乡在变化,从广东回到了家乡发展。
徐原伟:对养猪这块帮助很大,要什么猪种,吃什么药可以在网上查,要是没有互联网的话,什么都不懂,猪生病还得打兽医,也很麻烦的,现在回来的年轻人有20多人。
黄大发虽然已经不是村里的支书了,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一心为公,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关心着水渠,平日里修沟补渠从未间断。
黄大发:那个沟是我修的,是我拿生命换来的,在我心里它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几天看不到它,心里就不踏实。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