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贵州遵义有一条“志气渠”

2017年04月19日 15:0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贵州遵义有一条“志气渠”

  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涉三道险崖的水渠,是团结村群众用40余年时间,历经艰难打通的“解困之渠”、“脱贫之渠”、“发家之渠”,当地群众亲切称之为“大发渠”。图为黄大发十分开心地捧起水渠里流淌的泉水。 田维野 摄

  贵州遵义,黔北大山深处,藏着一条黔山大地的“志气渠”。

  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中蜿蜒,潺潺清泉流淌到山脚下绿油油的稻田里。这条绕过三重大山、穿越三道绝壁、涉及三道险崖的水渠,是当地群众用40余年时间,历经艰难打通的“解困之渠”、“脱贫之渠”、“发家之渠”,当地群众亲切称之为“大发渠”。提起这条渠,人们总会说起一个人:曾经的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

  8月,秋色宜人。山风拂过,绿油油的稻田泛起稻浪,空气中弥散阵阵成熟的稻香味道。山脚下,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村民们正算计着这一季的收成,不少村民正在修建新房屋准备储藏今年的新稻谷。

  过去的草王坝,因为没有水源,石漠化极其严重,全村没有一株水稻,主要农作物是玉米、红苕和洋芋。无水、无电、无路,草王坝成了名的“三无村”。

  黄大发说:“没有水,是草王坝的‘穷根’!”

  “为村民干三件事:一是引水,二是修路,三是通电。”成为全村带头人的那一刻,黄大发就立下了这个誓言,实现用了40余年。

  出生在草王坝的黄大发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从此一直干到70岁。

  “过去全村只有一口望天水井,井里的水是雨水从山脚的石头缝里一点点渗出来的。男女老少不分昼夜排队挑水,一个多小时才能等到一挑水。”说起修渠引水,村民夏时江说,这是当时全村人最大的梦想。

  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可惜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草王坝只能望水兴叹。

  “如果能修通一条水渠,把野彪村的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了。”20世纪60年代,村里开始修渠的第一次尝试。

  “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导洪沟、分流渠。”说起当时的蛮干,黄大发至今不忘。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村民心灰意冷了,干部们也纷纷打起退堂鼓。

  “水进不来,群众心散了,干部神散了,做事很艰难。”倔强的黄大发不忘初心,四处求教。几年时间,走遍了附近区县能去的水库沟渠工程。1989年,已是53岁的黄大发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在工地上,黄大发给技术员打杂,暗地里“偷师学艺”。

  1991年,回到“穷窝窝”,黄大发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获得乡、县政府支持。

  为了检验村里修渠的决心,水利站负责人开玩笑似的给黄大发出了一道难题:村里能在两天凑齐1万元规划押金,我们技术人员马上到位。

  明知这个“条件”不合理,黄大发也没反驳。当天赶回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挨家挨户动员收取集资款。“但就是每人39元的集资款,当时也没有几户拿得出来。”

  必须破“水困”。村民们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几块腊肉,物资一点点凑到村干部手中,这些物资被拿到场口卖了换钱。零碎的钞票,皱皱巴巴1万元集资款如数交到了水利站负责人的手里。

  1992年春天,“大发渠”再次动工。

  “那时施工材料还靠肩挑背扛。”今年81岁黄大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天亮出门,深夜回来,那时浑身都是劲!为了水,为了渠,大家都在拼。”

  经过两年多难以想象的辛苦努力,水渠终于竣工。1995年的端午节,弯腰修渠的草王坝人终于直起来腰板,历时40多年终于开凿通了这条“志气水渠”,他们亲切称之为“大发渠”,“一个是因为老支书,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水了,日子也该大发起来!”村里人这样解释这条被乡亲们自发命名的水渠。

  “没有‘大发渠’,就没有今天的新变化。”71岁的村民雷文刚说,“老支书黄大发是带领大家修建这条‘解困之渠’的领头人。”

  汩汩的清水流到草王坝,这条宽40厘米、高50厘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水渠,不仅解决了沿渠百余户群众家里的人畜饮水难题,还满足了1200亩稻田灌溉用水,草王坝也从此旱涝保收,彻底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水渠不仅引来了水,还成为草王坝村民出入的捷径。为缩短路程和保障行人安全,黄大发决心再修一条穿山隧道。他带着6名石匠,在大山中开凿出了一条长120米,高2米,宽1.5米的人行隧道。

  也是这一年,草王坝在老支书黄大发的带领下,架起了电线杆让村里通了电,村民参与投工投劳的公路修建也启动了,草王坝人越发看到了“大发”的希望。

  有了水渠保障,村里的“坡改梯”推进迅速,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渐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坡上水稻面积增至720亩。

  经常陪黄大发巡查水渠的外孙况勇说:“外公修渠,让我看到了现实版‘愚公移山’!”

  村委会主任徐洲骄傲地告诉记者,“大发渠”建成后,百多户人家的村子出了三十多个大学生。

  “没得钱,怎能供得起大学生?”村里的养殖能人徐国树说,“水通人发。”如今他养了100多只山羊,收入不错,“也都沾着‘大发渠’的光呢!”喜悦与敬仰都写在了这个黔北汉子的脸上。

  如今的草王坝,每家每户搞养殖,少则一两头猪,多则百多只羊。“单是卖猪,一年少说也能挣个四五千元。”

  “我要把渠护好。”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后,黄大发一如继往关心着水渠,平日里修沟补渠从未间断,这也影响着身边的乡亲,每当老人的身影在水渠边上出现,身边总有许多与他一样提着工具的乡亲们,似乎要剪影出大写的“不忘初心”。

  8月的山间,稻香扑面,今年丰收又在望了。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