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最高法:四年国家赔偿近7亿 宣告3718人无罪

2017年02月28日 06:42:13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原标题:四年宣告3718人无罪

  昨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2016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展情况并发布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白皮书、司法公开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至2016年,全国各级法院共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6889件,赔偿金额为69905.18万元。

  全年共发布43个改革文件

  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介绍,2016年,最高法全年共发布43个改革文件,特别是增设巡回法庭、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法官逐级遴选、法官履职保障、法官违法惩戒等重要项目,出台改革文件涉及产权保护、司法救助、减刑假释、案件繁简分流、纠纷多元化解、深化司法公开等,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由最高法牵头抓总的18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7项。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65项改革举措,已全面推开60项,余下5项均在试点基础上有实质性进展。

  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

  2013至2016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依法保障无罪者不受追究。2016年,全国法院在前三年依法纠正重大冤假错案23件37人的基础上,新纠正重大冤假错案11件17人,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河北聂树斌案、海南陈满案均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冤错案件的纠正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2013年至2016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6889件,赔偿金额为69905.18万元。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刑事冤错案件的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及时获得赔偿。

  李少平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坚决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诉讼原则,推动确立审判在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庭审实质化,从源头上防范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违法行为,确保裁判经得起法律检验。人民法院抓紧研究制定健全发现和纠正刑事冤假错案机制的指导意见。

  对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适度减少司法资源投入,适当简化审判程序。2016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北京等18个城市正式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试点,有效防止了轻微刑事案件被告人超期羁押和“关多久、判多久”的现象。

  去年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展立案登记制改革“回头看”,通过督察、暗访,切实防止“立案难”问题反弹。2016年,全国法院登记立案1630.29万件,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各地普遍简化立案程序,依托信息化手段,完善网上立案平台,探索推行跨域立案,提升立案工作效率和便民程度。

  一年来,最高法通过完善网络查控系统、联合信用惩戒系统、执行信息公开系统,有效解决了“财产难查找、失信难惩戒、信息难公开”等难题。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73万例,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7.1万余人次,基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在建成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基础上,最高院又搭建了庭审公开平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也已投入运行。中国裁判文书网现已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600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60亿人次,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司法文书公开平台。

  北京晨报记者 颜斐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