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许友良甚至都不能够陪家人好好吃一顿午饭,就扔下碗筷跨上医药箱匆匆赶去医治病患乡亲。(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中国台湾网1月29日邯郸讯 (记者 张亚静)2017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九,距离鸡年春节只有2天,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北部的许庄村家家户户忙着大扫除,挂红灯笼,贴春联,煎炒烹炸,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早上6点30分,天还未亮,48岁的乡村医生许友良,像往常一样背上医药箱,走出家门,脚步坚定有力,开始一天的走家串户行医。
许庄村是一个人口约3500人的村庄,许友良在这里,和另外两位医生一起撑起乡亲们健康的保障伞。“冬天温度低,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感冒发烧的人比较多,再加上春节期间饮食不节制,一些人肠胃会出现问题,所以就会更忙”,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跟记者说到,对家里人感觉很惭愧,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家务活几乎从未做过,在春节也难得好好跟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
从20岁“初入医路”,到48岁“身经百战”
1988年,许友良20岁,学成后回到家乡开始了漫长的乡村医生行医路,至今已经整整28年了。“乡村医生”是仍持有农村户籍的“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在28年的行医时间里,陪伴许友良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行医箱,记者看到,里面放着西地兰、肾上腺素等二十余种药品。他每天背着这些药品,奔波在生病的村民们的家里。许友良在村里还负责给儿童接种疫苗的工作,免费给乡亲们量血压等。
2016年1月份,村里流感很严重,那段时间,每天要去给40多个病人看病打针和输液,最多的一天要看50多个病人。
腊月二十九中午12点,许友良来到一户人家为病人输液。这天上午,他一共看了20多个病人,“今天感觉怎么样?”“还有哪里不舒服?”“多喝点水”“注意休息”这样的话重复了好多次。回到家里已经午后了,许友良才开始吃第一顿饭。刚吃完饭,接到一个电话,又匆匆赶出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他的家人开玩笑说乡村医生这个职业“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每天晚上休息时间只有6到7个小时。
社会发展进步,行医更加便利
“90年代初,没有通讯工具,有时候在走家串户行医,病人来诊所看病找不到人,就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许友良说,1998年的时候,为了行医方便,买了一个“子母机”,家里放一个,他拿一个,有比较急的病人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2007年,他买了第一部手机,到现在十年过去了,换了好几个手机,但手机号从未变过。
工作的第二年的冬天,有一个心脏病病人,当时村里的医疗设施比较差,他和病人家属用担架抬着病人,冒着大雪,走路近三个小时将病人送到医院。“现在交通方便多了,有时候送病人去医院,开车20分钟就能到”,许友良感慨地说到,交通便利,让病人能够及时就医。
新年愿望:乡亲身体健康,多陪伴家人
“每年冬天,都是疾病的高发时间,有时候半夜12点接到病人的电话,就得赶紧起来”,他说,每天不仅要保持手机24小时接通,还得有睡觉前将手机放到枕边的习惯,以便能够随时接到病人的电话。
晚上8点钟,天已经完全暗了,万家灯火亮起来,许友良的家人终于等到了他一起吃晚饭。一天下来,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身体的疲惫和不能陪伴家人的愧疚在病人的病情面前都已经被抛到了脑后。被记者问新年愿望是什么时,他说,一是希望乡亲们身体健康,二是多陪伴家人。
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守护。二十八载的时间里,许友良跟村民们不只是医患的关系,更多的是共同陪伴的亲情。(完)
许友良的医药箱里,备着二十多种药。他说,新的一年里希望乡亲们能够健健康康,自己也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