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重庆两江新区 内陆崛起开放新平台

2016年07月11日 13:25:06  来源:人民网
字号:    

  “下有陆家嘴,上有江北嘴”,这是重庆对江北嘴的定位。今日,重庆对江北嘴的规划定位逐渐成为现实,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主体建设已近尾声,金融产业呈现全面发展势头,国内巨头们争相落户。江北嘴对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经济的助推作用,越发显现。

  重庆此时此地,类似“江北嘴”的“小巨人”正在接二连三地崛起。规模化开始显现的两江国际汽车城、水土园区的机器人、互联网产业园的高新企业……两江新区,这个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凭着一身闯劲,搏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两江之变,是“新常态”下的重庆发展的缩影,亦为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一个绝佳范本。

  ◆他们为什么来两江新区?

  靠诚意与决心,五年累计签约项目2740个

  京东方重庆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项目,是技术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为三星、惠普等跨国公司的智能终端产品提供核心配套。

  而当初听说重庆要建“全球最大笔电生产基地”时,集团CEO陈炎顺说自己“一笑而过”。陈炎顺坦言,此前在考察时,觉得重庆缺乏市场、供应链、物流等配套,并不适合发展半导体产业。

  “2012年8月份,再次来到重庆时,重庆的变化着实让我大吃一惊。”陈炎顺表示,从再访重庆到最终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仅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重庆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诚意与决心。

  2015年3月,京东方重庆生产线投产,同年4月实现量产。该生产线在创造了从打桩建设到产品点亮的全球业内最快速度的同时,也吸引了美国康宁、日本住友化学、韩国东进化学等2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重庆,逐渐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液晶面板产业链。

  “实际上,我们所有的调结构,都是围绕着‘优化存量,引进增量’这句话在做。”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直言,在发展增量上,两江新区主要依照“规模性、成长性、影响性、带动性、贡献性”等5个标准来引进和培育项目。

  这些年,两江新区“筑巢引凤”,成效显着。统计显示,两江新区五年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740个,合同投资额10683亿元,其中外资260亿美元。已开工项目2178个、开工率79%,已建成投产项目1924个、投产率70%,在需求疲软、通货紧缩的逆境中显示出较强的韧劲,保持住两位数以上增长。

  ◆为什么这里“风景”长好?

  集群化方式重新界定产业功能布局

  “两江新区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是老区带新区。”汤宗伟指出,挂牌成立之前,这个区域已经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的经济存量。

  优化存量,就相当于“补血”。“两江新区在优化存量方面,主要做好了转型升级、重新界定功能布局这两篇文章。”汤宗伟认为,要把结构调整好,首先要从功能的合理布局上打破原来的行政边界,按基地化、集群化垂直整合一体化来进行组织布局。

  说到存量经济,就不得不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打造,2015年重庆市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成为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向阳介绍,其中两江新区汽车产量达到213万台,占到了重庆市汽车总产量的70%。

  正在建设的两江国际汽车城,意图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依靠系统性的产业生态链和集群发展方式,是两江新区给出的答案。两江国际汽车城采取的“整机+配套”模式,打造了一批具备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汽车产业中聚集了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现代等知名品牌商,并引进了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钢板、轮胎等一大批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一批关键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本地配套率达七成以上。

  目前,两江国际汽车城已完成7家车企、370万台整车、100万台变速箱、450万台发动机、4700亿元产值的产业布局。到2017年,将有望建成世界级研发、设计中心,成为国内研发实力最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汽车产业研发高地。

  不仅如此,通过产业内部集群发展的模式,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也蓬勃发展,形成了宏碁、纬创等“整机企业+代工企业+零部件企业”的格局,大大优化了产业生态,降低了配套成本。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