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   正文

集中支付还是“突击花钱” 质疑背后凸显预算制度缺陷

2012年12月06日 08:2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年终岁末,面对没有完成的“财政支出任务”,年底“突击花钱”再引争议。业内人士指出,巨额的年底支出并非“突击花钱”,有些实为集中支付,但群众质疑仍无法平息。对此,相关专家指出,群众质疑的背后,实质上是不透明的财政支出和不够细化的预算。

  巨额财政资金待支引热议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到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92736亿元,而预计全年的财政支出为124300亿元,在年底两个月中,有超过3.1万亿元待支。如果考虑到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额超过预算额的9%,那么年底支出的钱可能会更多。

  消息一出,引来百姓一片质疑。一位在国企工作的北京市民刘先生听完记者介绍就说,每年都差不多,很多单位一到年底就要“突击花钱”。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群众都担心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到年底会突击花钱,“不怕花钱,就怕浪费纳税人的钱”。

  在网络上,网友更是表现出对政府可能“突击花钱”的担心和质疑,网友“烟生翰墨”将一份QQ聊天记录的截图发到微博上。通过浏览聊天记录可以发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因为享受了单位“突击花钱”所带来的福利,最近要去柏林。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还发现,最近不少饭店的消费预付卡卖的很火。一位基层政府机关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招待经费没用完,为了防止明年招待费用被削减,近期正忙着花钱。

  现行预算体制导致年底集中支付

  对于“突击花钱”的质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告诉记者,我们不能否认有些部门存在“突击花钱”的行为,但是两月开支三万亿元,应该被称为“集中支付”,这是由我们的预算体制决定的。

  据了解,我国的预算执行基本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又分为人员工资和公务经费。一般而言,人员工资是每月比较固定的支出,公务经费和项目支出则有可能出现月度不均衡,像工程款项支付、专项采购等基本上都会放到年底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表示,之所以很多款项会到年底支付,与预算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期也有关。我国每年的预算周期为1到12月份的自然年,而预算案提交全国人大审查为每年的3月份,这就造成了审查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步。这样一来,尽管预算早就提交上去了,但很多部门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拿到资金,这就造成了延迟支付和集中支付。

  此外,专家指出,造成年底集中支付还和我国的预算方法有关。我国制定财政预算的方法是以基数法为主,即基于上一年的财政支出,再结合一定的增长比率,确定第二年财政预算。如果当年的财政开支没有用完,第二年的财政预算就可能会减少,这样一来,单位并没有足够动力去节约经费。

  事实上,财政收入长期高速增长,远超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以支定支”,于是“突击花钱”成了一些单位的惯例。

  但是对于这样的说法,网友似乎并不买账。近日广东佛山南海区采购windows8价格过高的新闻又引起热议,尽管调查证实采购过程合规,但公众对“突击花钱”的质疑却未见缓解。同样记者在浏览网页时也发现,近段时间一些财政供养单位所开展的修路、员工福利等等,几乎都被网友看作是“突击花钱”。

  归根到底,大家不反对花钱,而是反对乱花钱。一些可花可不花的钱花出去了,一些可上可不上的项目会仓促上马,一些可拨可不拨的款项拨出去了。

  预算须细化更要见“阳光”

  数据显示,政府支出中年底集中支付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从2008年到2011年12月份开支占全年支出占比为26.8%下降到18.6%。2012年1到10月份,财政支出已完成了预算的83.5%,今年12月份开支比重恐将进一步降低。人们对“突击花钱”的质疑,本质上是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信任危机。

  对此,多位专家认为,要想规避“突击花钱”,减少公众质疑,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收支体制的监管、细化预算项目以及加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

  张斌指出,对于整个财政制度而言,预算是起点也是重要的参照点,但是我们现在的预算做得还不够详细,在后期执行和监督时就缺少了明确的依据。“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论证,这样才能制定出更为详细合理的财政预算”。

  对“突击花钱”持续关注的背后,是公众作为纳税人意识的不断提升,但与之相应的知情权却没有得到有效满足。记者查阅财政系统网站发现,省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情况公开程度较高,能够比较详细列出开支项目,但是地市级及以下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的就非常少了。

  白景明建议,政府首先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宣传,让大家全面了解预算管理制度,同时,更应该向公众解释清楚预算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带来了哪些效果,解释要细化,不要笼统。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