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编排的舞蹈《胡笳舞》。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提供
在全国竞相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舞台上,地处北疆的内蒙古以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得天独厚的文化传承、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赢得世人瞩目。
以改革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一个彰显优势、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新局面正在形成,一幅壮美的文化强区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草原文化名扬海内外
文化精品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区紧紧依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一大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走出草原,走向世界。先后有300多个优秀剧(节)目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中国国际小戏艺术节大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2012年1月24日晚,在纽约林肯中心举办的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小演员们身着民族服装,为观众演唱了传统民歌,这是该团首次在国外参加演出,当孩子们的一首英语歌曲《美丽的美利坚》在朗朗的钢琴伴奏中唱响时,整个剧场沸腾了。2011年,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参加了由文化部主办的2011年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文化系列活动,表演了无伴奏合唱专场演出《白云飘落的故乡》,被美国观众称赞为“完美的绝唱”。
由内蒙古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内蒙古港澳台侨联谊会、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内蒙古——“天堂草原”摄影作品展于2012年1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展。100幅作品展示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草原风情。影展吸引了世界各国代表和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新闻官称:“很高兴看到这些作品,希望我们今后保持沟通,进一步扩大在文化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得到不断拓展,2011年与匈牙利开展了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签署了国际马术文化中心、马术学校和文化产业科技园项目等方面的备忘录、协议书,制定了文化产业交流计划。
文化体制改革彰显活力
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围绕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我区确定了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建设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任务等“四个基本完成”的任务目标。继续巩固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转企改制成果,加快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体制改革步伐,使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内蒙古文化企业注重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使一些产业门类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推动了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演艺业方面,创作者们将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起来,从题材、服装、舞美、配乐、道具等方面融入民族历史文化元素,使各类剧(节)目都充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近些年创编的舞蹈剧《鄂尔多斯情愫》、电视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说唱音乐剧《草原传奇》、二人台现代戏《花开花落》等,都因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而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为开拓演出市场,2011年3月,自治区文化厅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经营管理内蒙古乌兰恰特,至2011年年底引进演出项目38个,演出90多场。
内蒙古文博会展业以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多姿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的旅游景观、绿色环保的特色产品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和设施水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客。近几年,自治区每年举办的大中型会展项目超过40个,其中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国际文化节、呼伦贝尔冰雪节、阿拉善国际胡杨生态旅游文化节等文化会展活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昭君文化节还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2011年,在国家及自治区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区动漫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动漫企业和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动漫作品的质量迅速提高。公益性动漫宣传片《安全驾驭三十招》获国家文明交通宣传作品二等奖。东联影视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动漫企业通过了国家动漫企业认定,11家动漫企业的22个项目正在申报国家动漫精品工程,6家动漫企业的7个奖项正在申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
公共文化老百姓受益
走进乌审旗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牧民苏雅拉其其格家的毕其杭图书室,大人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看书读报,农牧业生产技术、养殖技术、蒙古族历史文化、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类型的书籍应有尽有。如今,自费订阅报纸,到镇文化活动室、草原书屋来休闲娱乐,读书学习逐步成为广大农牧民的新时尚。
目前,我区有公共图书馆1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6个,文化站901个。内蒙古博物院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观众达4000余人,是免费开放前的6倍。博物院还发挥引领全区博物馆事业的作用,开展了“博苑讲坛”、“欢乐大课堂”、“流动博物馆”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全区三级艺术院团每年演出1.56万场,其中下基层演出6830多场。
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贲红镇文化站,屋里聚满了人,只要轻轻移动鼠标,想看的电影电视节目,想了解的国际国内新闻以及农业、科技、法律等知识,在这里都能点播到,这是深受我区农牧民欢迎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个缩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该工程的服务网络,以互联网、政务外网、卫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硬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级中心97个,建成苏木乡镇基层服务点369个,与组织部门共同建成村嘎查基层服务点6414个,服务人口超过100万人次。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改革迸发出的生机和活力滋养着文化的繁荣,推动着内蒙古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奋力跨越。(记者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