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预测,2010年到2025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将会以每年2.3%的速度扩大,到2020年将会接近47%,在2023年前后可能要突破50%。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可能会首次超过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橄榄型社会结构将首次出现。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张车伟对此发表了评论。
主持人:报告显示,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亿三千万人,占到城市人口的37%左右,两亿三千万这个数字是否准确?
张车伟:应该是一家之言,什么是中等收入?标准是什么?争议比较大。去年,亚洲开发银行有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现在中等收入已占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标准或数据来源不同,测量出中等收入人口的比重相差也很大。同时这个数据也关系到对中等收入的认识。实际上,发达国家指的是中产阶级,与我们对中等收入的概念不太一样。我们所说的中等收入的含义关系到这些人在人群中的规模有多大。目前,这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主持人:其他国家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是多少?
张车伟:从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中产阶级已经占了他们总人口的大多数,基本都在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都是中低收入人群。一个国家,如果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那么中低收入或低收入阶层占其社会的比重非常高。因此比重与国家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中国这两年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不断扩大,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主持人:什么样的人属于中等收入阶层?
张车伟:过去温饱问题尚为解决,中等收入就还谈不上。解决温饱问题后,中等收入起码有这样的几个标准:首先,是否有住房,若租房,面积是否够大,是否能过一定的体面生活;其次,一个家庭能否拥有一辆汽车;三,有没有能力外出旅游,能否承担旅游产品的消费。
主持人:住房位于第一位,和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高度吻合。很多人在质疑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关键就在于房子。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套房子能消灭一个甚至几个中产阶层,也就是一套房子就可能让一个收入比较可观的人背上沉重的负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怎么保证中等收入阶层的稳定增长?
张车伟:首先,国家要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目前我们国家整体的工资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比较低。从大格局看,“十二五”也提出了要提高工资性收入初次分配、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这两个比重的提高主要针对提高中低收入的比重。只有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的人数和规模才会不断的增加,才能实现中等收入的人数逐渐占社会的大多数的目标。除了收入水平提高外,住房价格的过快的增长一定要遏制。若不能遏制这种过度增长,中等收入的人群很难扩大。控制房价上涨,使中等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有实质性提高,可能会成为今后我们提高我们中等收入人群比重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主持人:若形成橄榄型社会,中产阶级的比重需要多大?
张车伟:中产阶级比重在60%左右才能称为橄榄型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这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中等收入人口占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才会稳定,消费增长才会持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今后要向此目标迈进,实现结构的调整。从目前看,我国离这样的结构还有一定距离。我国目前的结构更倾向于M型,即中间收入人群所占比重比较低。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