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骏绘
编者按: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在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的100多天里,中央各部门第一次陆续公开“三公”经费账单,这不仅是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下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也是民主政治建设新条件下构建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一些部门的主观诚意不足和我国财政预决算体制的某些客观因素,“三公”经费公开在程度、内容与方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引发公众热议。
目前,中央政府“三公”经费的公开仅是一个开始,而推动这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以打造“不乱花钱、少花钱、花好钱”的廉洁、高效政府,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我们共同期待……
公车消费、公款招待和公费出国,究竟花了多少钱?钱是怎么花的?这些曾经讳莫如深的话题,如今随着“三公”经费账单的陆续公开,正在一点一点地揭开神秘面纱,为人们津津乐道。截至8月2日17时,已有92个部门“晒”出了账单。
“起步就是进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此番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还有这样或那样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不少专家学者还是给予了积极中肯的评价,认为中央政府部门率先垂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央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力度,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央整治“三公”铺张浪费、打造阳光廉洁政府的决心。
1. 顺应民意的政治自觉
进入6月,中央政府部门陆续公开“三公”经费的话题,就像当下的气温,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天,河南省南阳市市民王清很兴奋: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央政府部门“晒”出了“三公”经费账单,他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也将有结果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王清连续3年向所在城市政府申请“三公”经费等政府信息公开,但均遭拒绝。
在北京,律师李劲松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今年5月初,他向中央政府多个部门提交申请,要求公布“三公”经费数据,那时还有3个部门明确表态“三公”经费不属公开范畴,如今他发现这些部门都主动公开了。
一位普通市民、一位法律人对“三公”经费公开表现出的极大关切,正是老百姓对政府“三公”经费支出关注的缩影。而这种关切关注,由来已久。
大手大脚,这是“三公”经费开支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时不时被披露的“三公”经费腐败问题,也不断刺激着老百姓的神经。老百姓想知道:“三公”花了多少钱?是怎么花的?花得合理不合理?都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因此,“三公”经费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
回应百姓呼吁,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将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列为公开的内容。虽然有了法律依托,但“三公”经费公开还是没能如期打开大门,人们对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寄予更迫切的期望,不管是媒体舆论呼吁,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不管是默默关注,还是发出申请的实际动作,人们都在坚持不懈地表达着“三公”经费公开的愿望。
今年3月8日,也就是在人们极为关注的两会期间,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向媒体表示:“财政部将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中央预算部门相应公开本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
消息很“意外”,人们很兴奋。当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在我的印象中,中央部门提出要公布‘三公’经费,还是第一次。”
正如人们所盼所料,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5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认为,“三公”经费公开,尽管姗姗来迟,但它顺应了民意,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的政治觉悟。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