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政治家、战略家,需要用政治胸怀和战略眼光,观察处理中美双边关系,全方位构建“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
胡锦涛主席年初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下一个十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中美《联合声明》的核心概念就是中美“共同利益”。其中明确提到“共同利益”和“双方根本利益”就有八处,在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
如果说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之间形成了共同利益的扎实基础;那么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将更加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而成为世界发展更加重要的一部分,中美之间也将形成更系统和更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与世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在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走向,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中美利益共识仍在
200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伴随中国国力增长,国际舆论出现某种焦虑和不安,对中国是否一以贯之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产生怀疑和猜测,甚至认为“和平崛起”根本靠不住,甚至断言中国将重复20世纪上半叶德国和日本、20世纪下半叶苏联走过的老路。美国朝野也有相似的观点和声音。
如果这些怀疑和猜测竟然形成舆论主流,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判断,不仅会对中国发展方向形成严重误判,而且将对美国自身利益和中美共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令人欣慰的是,最近我们从美国战略界也听到了一些清醒、理智的声音和不乏睿智的建议,这表明大家对于“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具有共识。
作为一个观察者、研究者,笔者在思考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从21世纪初即已多次提出,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根本条件,而中国和平崛起给世界持续带来的是机遇和市场,是互利和共赢。2004年以后,笔者又进一步提出,中国需要全方位地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同一切相关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同美国,逐步构建“利益共同体”。
2005年6月,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布鲁金斯学会的讲演中,笔者提出,中美双方能够形成轻易拆解不开、多方面、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来自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国利益的深度捆绑和互有所求;来自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所带来的“大国合作”的新安全观;来自重视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努力;来自中美之间的人民往来与文化交流。
“中国梦”的实质
讨论中美新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的前景,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21世纪整个头二十年,是中国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在这个阶段发展重点是持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已过去一半,总体说来,中国在量的增长方面干得不错,但是质的提升还不尽如人意。
迈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有经济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挑战;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如投资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不平衡发展的挑战;有产业结构转型艰难和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的挑战;有人力资源和社会就业结构不相衔接的挑战;有收入分配不够均衡和利益结构面临重新调整的挑战;有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挑战;还有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在第二个十年的努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此而来的,就是要由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入以内需拉动为主的阶段,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迈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同样由此而来的,将是中国更加致力于国内发展,更加致力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从而使中国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安定,使中华民族既实现和平崛起又达致文明复兴。
毫无疑问,这样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中国和平发展的未来愿景只是基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做不起人均年消费25桶石油的“美国梦”,中国在人均年消费石油不到1.5桶的情况下,还在强调“十一五”期间即到2010年要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降低20%;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会做那种在近代以来历史上曾经以6000多万人口向海外移民、到处建立殖民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欧洲梦”,我们只是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国土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身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绝不做“苏联梦”,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一个劲地搞军备竞赛、对外“输出革命”,而我们只输出商品、资本和市场,不输出革命。
“中国梦”,从根本上说,一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要用和平的方式、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因此,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人民的长远理想,又符合世界历史潮流。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