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城迁到郊区,从北京转移到周边……未来,北京人口还将沿着这样的迁徙路线继续行进。
北京已承载了太多的人口——旧城不堪重负,交通极度拥挤,流动人口比例失调……刚刚落幕的各区县两会上,加强人口调控成为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重点任务。各区县的共识是,北京必须有序疏解核心区人口,增强新城对人口的吸引力。
根据规划,到2020年前,本市中心城区平均每年要疏散约4万人。
与此同时,各区县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清理低端产业,引进高端人才,但无论是内城外迁的居民,还是区县打算引进的高端人才,都会面临郊区的生活配套不够完善的困扰。
形留住了,神如何传承?
“以后想吃口面茶就难啦”
“您出去啊?”白塔寺下,68岁的老张坐在树旁的小马扎上和老街坊打着招呼,对方停下来和他谈论起笼中的小鸟,老张的家就在白塔寺附近的胡同里。
去年,老张从报纸上得知,西城区中的部分居民将搬迁到回龙观的安置房内。今年的西城区人代会(临时)第二次会议上公布,未来五年,西城区将通过各种方式疏解10万人。拟在昌平回龙观、丰台张仪村、房山长阳等5地建设总共250万平方米的对接安置房项目,至少对接7.5万人口。
而东城区公布,选定朝阳区定福庄南区、豆各庄和通州区“两站一街”地块作为人口疏解对接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目标是在203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65万人,共疏解21.5万人。
“以前住在城里,虽然都是平房,但是走不远就是学校、医院,以后搬了,还真舍不得。”老张和街坊们担心,城市外围的新兴生活区里暂时不能提供“软环境”。老张有一个爱好,就是到离家只有一站地的护国寺小吃店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茶,“不管去昌平还是房山,以后想吃这一口儿的时候,再过来就费劲了。”
西单的大酱坊胡同口,76岁的刘兆水在看着邻居下棋,“我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了,对胡同有着太深的感情了。”
“留下的是一座座院落和建筑,但是老北京的文化和精神又怎样来传承?”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萧放说,文化传承是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如果没有人就缺失了其固有的内涵,不能真正地反映生活的原貌。“目前很多大城市的情况是,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让老北京的文化和精神能够得到传承是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
搬了怎么留住北京记忆?
“胡同里遛鸟一去难返喽”
“这要是搬了,以后出来遛鸟、下棋的机会就少了。”老张冲着鸟笼吹了两声口哨,身旁的棋局传来了阵阵笑声。老张的话也得到了邻居的响应,“一大早拎个鸟笼子胡同里遛弯的场景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一旦我去了昌平,您去了房山,这再见就难喽。”老张有时会和邻居们讨论各自的安置房选择。
萧放认为,只有把均等的交通、医疗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到位,不同区域里的生活质量才能保持在统一的水平,这是让旧城居民顺利外迁的基本前提。“同时要考虑到原有人群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等,不至于让他们搬到城外之后,老北京的文化也随着他们的离开慢慢地消失,失去传承的渠道。”
西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城区将在回龙观地区建立学区,新学区包括1所中学、1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2013年起,居民可陆续入住安置房。今年城四区定向安置房源建设,将尽可能采取集中布局的原则,将原先居住在一起的居民尽量安排在一个小区中,长期的邻里感情还能得到继续。“还将逐步在安置房地区引进北京的一些老字号,完善规划中的胡同文化。”
“人口疏解主要是为了保护修缮老城区的历史风貌以及建筑,从而留住北京的根,同样要留住北京的记忆。”西城区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疏解人口,尽量做到只是生活区域发生了变化,但习惯和文化还是原貌。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