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是陕西西安司法和民政部门对近期一起交通事故中死者的称呼。与有些人使用这个称谓时可能带有的轻视意味不同,西安各部门此次使用这个词汇是在为一个暂时无法判断身份的受害者争取应得的权益。
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日前作为一名车祸中死亡但无法确定身份男子的“代亲属”,向肇事司机陈某及两家保险公司索得总额25万余元的赔偿。实际上,在辽宁、河北、陕西等地近来的司法实践中,都曾经出现过由民政部门代替“无名氏”维权的案例。
上海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刘杰说:“没有维权主体的人在中国正受到政府的主动帮助,权益得到保护,这表明中国各级政府真正在把对人权的尊重付诸行政和司法实践当中,而这也让中国当前对其他人群权益的重视和保证程度不言自明。”
“以人为本”:构建新时期中国人权保障核心理念
2010年初冬时节,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禅寿老街上,青石铺就的街面洁净如洗,两旁砖垒的沟渠里水流清澈,临街的店铺都已开门。50多岁的女店主王英正坐在自家的小吃店里等客上门,由广东佛山援建的小店后面就是她温暖的新家。系着白色围裙的王英说,开张不久的小店生意不错,希望今后的日子能像墙上挂的两串红辣椒一样红红火火。
她告诉记者,自家的房子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没有了,就像这个羌族、藏族、汉族聚居的小镇上其他人家一样。然而地震过去仅仅两年多,政府组织的援建队伍不仅帮助这里的百姓建起崭新的家园,还让这个震前充斥粉尘、黑烟和污水的山区工业镇,变成如今的生态文化新城。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全世界为之牵挂和神伤。
地震发生后,中国展开了迅速有力的救灾行动,做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决定。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截至今年9月28日,四川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5%,圆满实现9月底前完成投资和项目85%以上的总体目标。
人权研究专家、外交学院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江国青说,不只是在汶川地震灾区,在此后接连而来的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中国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做好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人权,特别是灾区人民人权的高度重视。汶川的重建,两年就基本完成了三年的任务,而且灾区重建还配套了医院、学校等其他民生设施,考虑了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这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好诠释。
这种努力在应对2008年底开始肆虐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可见一斑。与一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民众收入减少、消费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相比,中国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和8.5%;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02万人,超过了年初确定900万人的就业目标,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江国青说,在一系列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面前,党和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在人权观念和人权建设事业上取得的重大进步,切实落实了2004年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