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34%,是同期GDP增幅的2.5倍;70%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经费以及省级科技成果来源于企业;量子通信、语音合成、全超导核聚变等高端研发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眸“十一五”,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不仅促进了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成为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强大引擎。
“十一五”以来,安徽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主战略,相继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建设。五年来,围绕重点区域和项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在创新型产业升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六大创新工程”带动下,安徽的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四大成果”呈现加速涌流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动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五年间,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一批自主创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
奇瑞公司逐步掌握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100多项专利。江淮汽车集团依托完全自主产权轻卡、客车专用底盘和二次创新的瑞风商务车,连续14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同时,奇瑞、安凯、江淮三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分别在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商用车上进入行业前沿,总共有11款新车型入选《新能源推荐目录》,几乎占据国家已公布的24款新能源推荐车型的半壁江山。
创办于合肥的科大讯飞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并将带动数百上千亿元相关产业的发展。他们最新开发的“讯飞语音云”产品是全球首个能够同时进行语音搜索、语音听写,具备智能语音交互能力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有了它,我们在开车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只要动动嘴,就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能够操作电脑和各种多媒体设备甚至是家电,将来我们工作、生活的方式或许因为它而改变。”科大讯飞副总胡郁信心满满地说。
此外,马钢集团率先建成我国第一条火车车轮轮箍生产线、第一条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线、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铜陵有色公司先后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51项,主产品阴极铜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铜行业首位;安庆石化突破“油改煤”技术瓶颈,建成全球最大的煤气化工程;中航、中建材、中电科技集团等一批央企及驻皖高校院所也纷纷与安徽开展战略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徽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试点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190家,高新技术企业1116家。
在掌握着核心科技、引领前沿的行业和企业支持下,2005年以来,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4%,是同一时期GDP增速的2.5倍;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五年前的6.3%提升到现在的10.9%。2009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1位,创新潜力已跃居全国第3位。
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平台带动下,安徽全省技术创新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合肥市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国家级高新区被列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芜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陵、马鞍山、池州、淮南(筹)省级高新区获省政府批准建设,宁国市设立全省首个省级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实现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加值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个百分点。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论是继续做大经济总量还是提高发展质量,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离不开自主创新的推动。
回望过去五年,安徽自主创新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并已成为全省发展大局的“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展望“十二五”,安徽还会继续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主抓手,加强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环境优化等6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切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路子。(记者宋斌、熊润频)
[责任编辑: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