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30日)是国务院下达“撤销令”,要求县级政府驻京办撤离京城的最后期限。按规定,全国至少146家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和436家县级政府驻京办必须撤销。
严命之下,该撤的驻京办是否如期撤离?保存下来的驻京办,其职能如何摆脱“跑部钱进”的角色,实现自身职能的成功转变?
436家县级驻京办基本注销
据国务院规定,此次要撤县级政府驻京办436家。湖北、陕西、江西、吉林等十几个省份已公布驻京办裁撤方案,436家登记在册的县驻京机构目前已基本完成注销,部分暂未注销的机构也声称“正在走程序”。
记者在网上查询驻京办信息时发现,此前对外公布的县级驻京办网页已经撤下,电话也极少在网上挂出。少数名为某县驻京办的电话,要么无法打通,要么打通后是宾馆前台的电话。记者致电河北张家口市、邯郸市,山西大同市、晋城市等多个地区的驻京办时,均得到县级驻京办已撤离的答复。
此次涉及调整的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共有295家,它们的命运“由各省核准”。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驻外机构工作处杨处长说,贵州撤销的只有一家,就是仁怀市政府驻京联络处。其他9个地市州的驻京办已上报国务院和北京市发改委复核,不久将最后确定是否保留。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负责驻京办调整的钟先生表示,已确定县级驻京办事机构全撤,地市级驻京机构是否保留,省里已有意见,正在等待北京市发改委的复函。
河南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改革与发展指导处王处长介绍,河南18个地市级驻京办事机构将全部保留,申请方案在等待复核。
除这3个省外,记者采访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安徽、辽宁、黑龙江等省发现,绝大部分地市级驻京办已获“省政府批准”。它们仍须国务院和北京市发改委批准、登记。
摘下牌子隐身“地下”
“撤是肯定要撤,但还有很多收尾工作没做完。”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驻京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限前撤离来不及了,最快得等到7月中下旬。他认为,县级驻京办的撤销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较大。没有驻京办,县里有事临时派人来北京不熟悉门路,办事成本将更高。
在外界看来,此次驻京办的整顿最后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
对于压根就没登记的“黑驻京办”,有关部门似乎没有更好办法。这些驻京办多以家庭为单位,人数极少,无需办公楼,目前活跃在北京距离火车站或机场较近的小区。
而少数该撤的驻京办也赖着不走,或更名改姓转入地下,或流落周边,或借壳挂靠,变着法儿对抗中央规定,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尝尽了甜头。驻京办过去在跑项目、争政策、要资金甚至跑官要官方面发挥过关键作用,如今真让撤了,会交际、爱打点、精于投机取巧等优势难以继续发挥,当然不忍割舍。
二是吃够了苦头。当地的社会矛盾积聚相对较多,赴京上访不断,让地方官员伤透了脑筋,往日全靠驻京办应付“维稳”,没了驻京办,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地方心里没底。
三是失去了盼头。县级政府和官员毕竟地处基层,驻京办在地方与中央的信息沟通、感情联络等方面创造了无法替代的便利,一旦撤了,天高皇帝远,担心因从中央视线里消失而失宠,影响今后仕途。
从“跑部钱进”回归公共服务
“职能定位不准确”,曾被视为驻京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办的相关意见中,“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被列为驻京办规范职能的努力方向。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省级和地市级驻京办不会立即消失。在“后驻京办时代”,如何改革、管理驻京办最为关键。到目前为止,在省、市驻京办后勤服务、领导接待、公务用车等方面,相关方面没给出清晰思路,这将给后续的撤销驻京办增添重重困难。
专家认为,驻京办应摆脱“领导接待”、“跑部钱进”职能,回归其公共服务,才能适得其所。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毛寿龙建议,“可借助公共平台提供具体服务指南,如公民进京可得到的协助范围、条件,以及紧急援助电话和地址等。驻京办绝不能仅仅成为给领导个人服务的驻京办。”
针对部分该撤销的驻京办继续“潜伏”的现象,专家认为,首先固然要严肃纪律,发现一起,查纠一起,决不姑息。最关键的在于彻底切断跑官要官的后路,严格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原则,做到跑与不跑一个样;统筹各项地方发展政策,做到争与不争一个样。增加相关部委项目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对过于集中的项目审批权给予相应制约,终止驻京办“跑部钱进”的源头动力;严格依规章、程序办事,做到有没有驻京办一个样,从而让潜伏下来的驻京办成为聋子的耳朵。(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工人日报》等报道)
[责任编辑: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