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运过道里经常会举办各类展览和文艺活动,图为近日在此举行的城市设计展。
许多到过台湾的人常纳闷:此地风景名胜大都无法与大陆相比,城市建设品级也不过尔尔,其魅力究竟因何而起?令赴台个人游从最初日均不到500人增至现在3000人还打不住,今年十一长假,个人游人数更是首超旅行团赴台人数。看似矛盾的背后,仅用“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作答,难免有些“老派”,这次不妨说说台湾人的慢活。
对这种几乎是“一步拆成两步走”的生活步调,记者深有体会。如台湾的银行和药店除节假日外,周末也基本都关门,起初以为只是特定行业的不成文规定,但之后许多“怪事”还是让人惊得发呆了。
第一次驻台时,所住宾馆隔壁有一家“赵记馒头”店,老板娘做的葱油饼堪称一绝。葱油饼外皮酥脆,香葱味厚重扑鼻,再加上是用老面做成,嚼起来唇齿留香且特有劲道。后来,记者住地搬迁,一个嘴馋的周末,愣是捷运奔波了7个站点,又步行十几分钟,终于到了“向往之地”。接下来看到的却是,店铺“铁将军”把门,上面张贴告示:“本店从即日起休息一个月,某月某日重新开业,欢迎惠顾。”
“这叫什么事?”腹中空空,脑袋茫茫,在店门口愣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后来跟驻点的同事聊起“受伤”经历,他们说这只能算“轻伤”,一个月后就“解禁”了。位于台北中华路上的“张记锅贴”更夸张,每年要休息3个月,据说全家定期旅游去了,这不得把那些老饕憋疯了!让人颇有些困惑的是,这些小店的掌柜们,也是起早摸黑赚辛苦钱,怎么就能舍得让店铺几个月不开张呢?
有些相似的还有,台北捷运市府站附近的“豆工房珈琲”也是一个“怪咖”。店里香醇的咖啡味道远远就能闻到,每次经过总能看到,买咖啡或咖啡豆的队伍常常排到门外。然而,每天傍晚6点半,咖啡店准时打烊。要知道这可是下班的高峰期,又在捷运站点的出口,人潮不就是钱潮吗?并且,台北忠孝东路上的店租不菲,怎么就不懂得延长关店时间,提高店铺效益?好奇地向员工打听缘由,得到的答案却是:“老板不想太累。”
在台北时间长了,面对如此“怪事”有些见怪不怪了,但凡碰到心仪的店铺,学会养成一个好习惯:先记下地址和电话,出发前打电话确认是否营业,免得白跑一趟。
其实,“不想太累”的想法,在台湾具有一定代表性。几个台湾朋友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许多台湾人更注重享受生活,也就是所说的“慢活”。并且,随着“慢活”和“乐活”等观念深入人心,台湾第三产业也因此蓬勃发展。
在台北,几乎天天都有各种节庆活动、展览和演出。就拿不久前举办的华山艺术生活节来讲,在短短的25天时间里,就举办了户外演出、示范讲座、工作坊、论坛等活动,参加演出的团队超过200个,大大小小的演出超过400场。一到周末,在华山文创园里,经常可以看见老中少三代全家出动的景象,看表演、听音乐、逛集市,累了就找个雅座喝杯咖啡、泡壶冻顶乌龙,甚至是在草坪上铺一块毯子,拿出自家烘焙的糕点,全家围拢在一起聊天,优哉游哉。
此外,台北众多公共场所基本上免费对外开放,许多捷运里的过道两边都会定期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地下广场还有很多年轻人在那里热歌劲舞,成为一道另类景观。台北商业演出较为集中的“两厅院”也是常常全年满档,喜欢文艺的市民通常用买票看戏消磨下午时光,晚上夜市中小吃果腹后,就到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敦南书店,在深夜墨香中一边消食、一边再补一点精神食粮。而喜欢户外休闲运动的民众,通常会在周末租一辆自行车,骑行于巷弄老街和基隆河畔的自行车绿道上,一边探寻老台北的过往,一边进行最为惬意的有氧运动……
由此看来,一些对台湾风景名胜有点“没感觉”的游客,多半是错搭了日夜兼程的旅行团大巴,收获了满档的行程,却错过了那些特有的慢悠悠的生活步调。
是“两步并成一步”,还是“一步拆成两步”?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不一样的台湾最美的风景,何妨静下心来,改变一下赴台游的行走速度。(本报驻台记者 张维东 文/图)
[ 责任编辑:朱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