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从对岸传来。20岁的辅仁大学大一陆生刘腾阳19日晚间在宿舍内上吊身亡,死者没有叙述自杀原因的遗书,现场留下一张只有4个字的字条:“母,我错了”。
这起自杀事件虽为个案,但还是为台当局的陆生政策敲响了警钟。民意代表吴育升在质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时就表示,大陆学生在台自杀身亡事件令人悲伤,现在台湾当局尚未将在台陆生纳入健保,令社会质疑有关方面对大陆学生在台安全照护和心理安抚的能力。
台湾高校自2011年开始招收陆生。第一年1905人报名,去年则增为2629人,但实际报到人数都还不到招生名额的一半。其中,学士班的报到率第一年为73%,第二年只剩67%。 而香港去年录取的陆生中就有21名各省市高考状元。仅港大一校,就有上万名陆生申请。
据台湾媒体评论,陆生赴台意愿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限制太多。台当局实施的“三限六不”政策,使陆生没有健保,不敢看病;不能打工,失去社会历练;不能在台湾就业、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使得陆生毕业在台湾没有未来;不编列奖助学金,无法减轻陆生负担;另外,陆生不能双主修与转系;不能办理手机月租卡、银行卡、驾照与证照;台湾开放陆生学士班,几乎全为私立院校,只有研究所以上,才开放公立大学;凡此种种都使得陆生感受不佳。
而台湾本土人才的生存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上周,台中一家鸡排店的生意因为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一句话“火”了一把。郭台铭说的是“有必要念到博士再去炸鸡排吗?你初中、高中、大学,博士念这么多,当局补贴这么多钱,结果你去炸鸡排”。原来,鸡排店的老板是42岁的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宋耿郎。他回到台中丰原家乡转行卖炸鸡排,为了吸引顾客上门,还把自己两年前念“政大”博士班的学生证,当成是招揽生意的广告。媒体大幅报道后,吸引不少民众上门,生意比平日增长两倍。
虽说行行出状元,但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蒋伟宁日前也表示,要以此审慎检讨学用落差问题,希望将落差减到最低。过去,台湾大学录取率在三成左右,如今却是全民念大学还填不满一百多所大学的缺额,所以就屡屡出现招收清洁工、铁路道班工,有博士、硕士报考的新闻。而前不久台湾举办不设学历门槛的初等公职人员考试,36位博士报考的结果却是全部落榜,也反映了台湾高学历人才学历与实力不成正比的困境。
名声在外的人才也有苦恼,比如台湾大名鼎鼎的面包师吴宝春。 吴宝春来自屏东县,16岁北上打拼当面包学徒。2008年用古法腌熏桂圆干、混合老面与红酒,创作出“酒酿桂圆”面包,获得“乐斯福杯”世界面包团体赛亚军。2010年,再以荔枝干、有机玫瑰、荔枝酒等元素,烘培出“荔枝玫瑰”面包,打败各路菁英夺得世界面包大师赛的冠军,被称为“台湾之光”。
上周却传出吴宝春因为学历不符,在台湾申请大学在职专班EMBA被拒绝。而新加坡国立大学看重吴宝春的杰出技能,来台面试破格录取,吴宝春可能要转往新加坡就学。消息一出就引发关注, 马英九紧急要求“教育部”检讨相关办法,务必要把吴宝春留下来。 马英九认为,政府重视人才,不是只有努力吸引外来人才,“台湾之光”更要留在台湾才行。正如马英九在自己“脸书”上所说的:“面对全球人才竞逐与台湾少子女化趋势,未来,台湾必须用更积极开放的态度,拿出具体可行对策,以吸引优秀人才来台。而宝春师傅的例子,正好提醒政府也要检讨教育政策,留住本土优质人才。我们在跟时间赛跑,绝对不能犹豫蹉跎。” (记者 陈梦婕)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