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内地客在香港购买多罐奶粉
对内地客来说,奶粉似乎已经跃升为赴港购物的第一目标。随着年关将近,香港和台湾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奶粉荒”,“情况几告失控”。这引起香港社会的普遍不满,有人认为,大肆抢购奶粉损害了内地人的形象。对此,有专家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只是经济问题,没必要复杂化。
台湾担忧孩子没奶吃
台湾近一段时间也出现奶粉遭抢购的“热潮”。据台湾媒体此前报道,台湾2011年11月将进口奶粉关税从5%调降至2.5%,进口奶粉数量随即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台湾增加奶粉100万罐,但新生儿的需求仅23万至25万罐,“其余70多万罐不知去向?”与此同时,近来大陆某购物网站成立台湾进口奶粉专页。民进党“立委”叶宜津称,她怀疑有厂商从超市、药局或卖场等多重渠道收购进口奶粉,再透过“小三通”等方式转销到大陆,赚取庞大利润差额。“立委”林淑芬拿出资料称,有一款奶粉在台湾卖1罐718元新台币,但大陆某购物网站卖833元,大陆卖场售1161元,比在台湾多卖400元。林淑芬称,网络上还有人问“台湾奶粉带去大陆开店,要如何办理?”她称,“我们降关税,结果受惠的是大陆的妈妈和婴幼儿”。
台湾媒体称,事实上,自从大陆爆发“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大陆旅客就习惯在金门购买奶粉带回家,一度供不应求。金门码头人员说,“奶粉小三通”几乎天天都有,曾看过一个人带了8箱奶粉。一名搭船从金门到厦门的高姓台商推车上就有两大箱奶粉。岛内一些人因此担忧,台湾马上会跟香港一样,妈妈们买不到奶粉。
专家认为没必要复杂化
有分析称,内地父母抢购奶粉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可以理解,自从本土奶业丑闻不断曝光以来,父母们对于奶粉的选择是慎之又慎。也有人认为,在境外大肆购买奶粉,甚至不惜找“排队党”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内地的形象。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企业在竞争和法制上有漏洞,责任重点不在消费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也说,这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应遵循市场原则,如果实在觉得内地人购买力太强,可以抬高价格,而针对本地的纳税人可以保持原价,没必要把问题复杂化。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