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文化科教

说台湾: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

2016年10月24日 08:09: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位于台北阳明山的林语堂故居卧室。杜洋摄

  从台北市区出发乘车往阳明山方向,来到位于山腰处、现址为台北士林区仰德大道二段141号的林语堂故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蓝色的琉璃瓦和白色的粉墙,上面嵌着深紫色的圆角窗棂。

  这座结合了中国四合院架构和西班牙式风格的故居,兴建于1966年,由林语堂先生亲自设计,是他人生最后10年里与夫人廖翠凤大部分时间的安居所在。

  透天中庭里,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阳光拉长身影,翠竹、枫香、藤萝等植物与奇石营造出可爱的小鱼池。这番景致成为林语堂先生一段话的形象注解:“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这段“不亦快哉”来自林语堂先生所写的《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文章里,他提到的另一件“不亦快哉”是:“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壁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

  林语堂先生1895年生于福建省平和县坂仔村。1971年,76岁的林语堂先生在《我的家乡》一文中写道,“我是漳州府平和县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

  先生念着家乡,家乡人也念着他。生于1976年的蔡佳芳,从2003年起开始在林语堂故居工作,如今是故居主任。10多年来,她接待的陆客中最多的来自漳州。“平均每月有一批漳州客人来林语堂故居,上个月我刚接待了一批。”她说。

  1985年,台北市政府为纪念林语堂先生的文学成就,并得到廖翠凤女士捐赠先生藏书、著作、手稿及遗物,将故居作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对外开放,2002年起更名为“林语堂故居”。故居平均每月有观众1500人,其中三成来自大陆。近期虽有所下降,仍维持在两成左右。“我们很愿意展示林语堂先生作为平凡人的地方,比如他如何用生活的艺术,度过人生的低潮。”蔡佳芳说,以前故居的参观者较年长,经过五六年努力,现在已吸引了很多青少年观众。

  从西式门廊走进故居,往右是书房、卧房、生平掠影走廊。往前过中庭是原来主人家的客厅及餐厅,现在开放为营业餐厅。往左是史料特展室暨阅读研讨室。导览员介绍,书房是林语堂的私密场所,一般用来接待特别要好的朋友,如钱穆和张大千。

  在这里,嗜好抽烟的林语堂先生把台北故宫博物院赠送的小青铜鼎复制品,当作烟灰缸;在这里,小小的“林语堂先生发明特展”告诉大家,林语堂曾发明“上下形检字法”及基于此的“明快中文打字机”,当时他为这项发明在美国耗费12万美元之巨;在这里,林语堂先生历时5年,出版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视之为一生写作生涯的登峰之作……

  故居餐厅墙上挂着林语堂先生手书的“有不为斋”四个字,代表了他不随流俗的处世哲学。如今的“有不为斋”,已经开放为吃饭品茗的空间。推开木门,来到延伸的阳台,东面阳明山,西临观音山、淡水河,下瞰台北天母,是林语堂生前常看夕阳的地方。

  先生《来台后二十四快事》里写到的另一件“不亦快哉”是:“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在阳台上举目四望,香蕉、芒果、芭乐、松柏,一片苍翠,与漳州市芗城区的林语堂故居的田园景致颇为相似。“林语堂先生喜欢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和故乡相似。”蔡佳芳说。

  这位曾旅居美国30年、学贯中西的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1976年在香港病逝后移灵台北,享年82岁,长眠于故居后园这片宛若故乡漳州的苍翠之中。

  蔡佳芳曾两度到漳州的林语堂故居去参加研讨、座谈。如今,她正忙着把林语堂先生的几千封书信扫描、整理。她希望,有一天两岸及香港的林语堂研究人员可以携手巡回办展。

  “我们好比林语堂研究和推介上长出的不同的花,时机一到,总会在一起的。”蔡佳芳说。

 

[责任编辑:齐昕]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