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黄令凤用较为僵硬的普通话笑笑地说:“我是来自台湾的凤姐,听说你们大陆也有一个凤姐……”
说这话时,这名自称“凤姐”的台湾人,正站在内蒙古展览馆的“台湾环岛美食”小吃摊前示意大众品尝其拿手绝活“凤姐蚵仔煎”。
这名从台湾首次赶赴内蒙古“展示”其美食文化的中年妇女,此番是应主办单位中华两岸伴手礼发展协会、台南古城夜市邀请赶赴此间的。
15日上午,主题为“台湾环岛夜市美食嘉年华亚太巡展”的活动在内蒙古展览馆如期举行,此次活动并没有专门设置开幕环节,在展区中,凯撒猪排、烤劲辣扇贝、巨无霸大鱿鱼、台湾蜜汁大烤翅……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但占据着绝佳位置的凤姐很自然的成为了这场没有开幕的美食节的“新闻发言人”。
她双手开弓,两手将厨师做好的“凤姐蚵仔煎”置于一次性饭盒中,面带微笑的对大众说,这是台湾最正宗的“凤姐蚵仔煎”,大家尝尝。闻听此言,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孩子亲自进行了品尝。
“不错,不错”。这名中年妇女啧啧赞叹,为了留下这难忘的一刻,她还邀请凤姐一同合影留念。
凤姐的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现场的热潮,众多媒体记者带着长枪短炮对着凤姐及其摊位“咔擦咔擦”一顿狂拍。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凤姐说,为了能够将此巡展做好,她提前5天就来到内蒙古进行布展。“因为水土原因,我不可能做出绝对和台湾一样的‘蚵仔煎’,但我觉得能够通过‘蚵仔煎’将台湾地区的饮食文化输送到内蒙古大草原,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从10多岁即开始学习“蚵仔煎”这一技艺的凤姐说,尽管在全国各地都进行过巡展,但在内蒙古还是头一次。5天来,她对内蒙古的总体印象都很好,只是在饮食层面有显微的不适应,内蒙古的菜比较咸,不过这几天已经很适应了。
“就像‘蚵仔煎’的味道偏甜一样,一开始内蒙古当地人不容易接受,但慢慢就会接受。”凤姐认为,两地的文化亦如此,她希望能扮演好两地文化交流的使者。能尽快的熟悉内蒙古的当地方言,也让自己的普通话尽量的规范一些。
事实上,蒙台之间的交流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期间内蒙古与台湾的交流逐渐增多,内蒙古每年都会邀请台湾各界人士来内蒙古参加文化交流和参观访问活动。已多次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之旅”台湾师生夏令营活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周”。
在2014年举行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台湾名品博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说,内蒙古将推进与台湾在农牧业、旅游、电子信息、轻工食品、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人文交流,推动蒙台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新社记者获悉,此间正在举行的“台湾环岛夜市美食嘉年华亚太巡展”,囊括了台湾三大夜市(土林夜市、六合夜市、逢甲夜市)的“精英”加盟。被媒体誉为“内蒙古史上最大规模的台湾美食节”,共设80个摊位,200种特色美食,近1000种台湾特产。(完)(李爱平 张玮)
[ 责任编辑: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