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哈金、张翎现身台北书展 对谈地震与南京大屠杀

时间:2012-02-06 1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4日,国际文坛知名的华人作家张翎和哈金,应邀出席台北国际书展沙龙,朗读各种的新作《睡吧,芙洛,睡吧》和《南京安魂曲》,纵谈海外华人眼中的华美文学创作。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哈金、张翎两位旅居海外的华裔作家,近年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历史,写出《南京安魂曲》《余震》《金山》等小说。两人4日聚首台北国际书展,以“从海外华人眼中看华美文学创作”为题对谈。

  为什么选择南京大屠杀这么沉重的历史题材?“我想跟过去建立关系!”哈金说,他想藉描写历史事件,重新了解中国和自己。他知道英美世界已有太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小说、传记,“但我知道我必须写完这个题材,才能继续写下去。”

  《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大陆创下惊人票房。张翎说,电影的结局并不忠于原著。小说结尾女主角跟母亲只是遥遥相望,选择原谅或不原谅,都让观众自己想象;电影却让母女抱头痛哭。

  “我问冯小刚,你怎么拍成大团圆啦?”张翎说,冯小刚说:“你不懂市场”,“这片子如果由欧洲拍,女主角就不见了;好莱坞拍,母女得遥望;但在中国就得抱头痛哭。你要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苦难的民族,但别的民族也是。”张翎说,他看到许多外国作家写苦难,全书没有任何悲伤痛苦的形容词,只靠人物和情节震撼读者,“这才是小说家的功力。”

  张翎用中文写作、哈金则用英文写作。张翎说,她读哈金小说,觉得哈金的中文翻译忠于原著,却不如英文版流畅。而《金山》的英文翻译虽不忠于原著,却抓住了小说的精髓。

  《金山》有一段,哥哥带着弟弟的骨灰坛回家。英文版译者不知道这是中国习俗“带灵魂回家”,英文读者看完认为是“哥哥非常想念弟弟”。张翎认为,这正是小说想传达的感情。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分享到:
编辑:李迪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