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台日双方签署了渔业协议。专攻海洋政策的国民党籍不分区“立委”邱文彦接受导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这个结果对日本来说确实是一种“让步”。应该说,日本考量了包括两岸及美国在内的多方因素,希望通过这个渔业协议来降低区域的紧张局势。“日本考量的重点是综合性的,既有台日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有近年来两岸关系的进展。”
时事评论员田金丽接受导报记者访问时则表示,台湾渔民在钓鱼岛海域捕鱼已经有好几代了。4月渔汛已经开始,如果台日双方没有达成渔业协议,未来在这片海域的冲突会更激烈。另一方面,台湾近期也为“海巡署”配备了“新北舰”,加强“护渔”的意味相当浓厚。再加上两岸因素,也是促成此次渔业协议签署的新的时空背景,简单说,台日双方务实谈判,各取所需。
按照传言,此前预备性协商中,日方愿意取消所谓的“12海里暂定执法线”,但最后的协议文本中,日本仍然不同意这一条,只是同意台方将自己画定的暂定执法线往外推若干。对此,邱文彦解释,“暂定执法线”是过去台湾自我约束的一个执法界限,这个范围能够开放,执法上比较容易,渔民也不会有目前这么大的限制。而且以前的暂定执法线弯弯曲曲的,渔民很容易误闯,捕鱼作业的时候,海上其实不大容易分辨界限。这次的协议中改以经纬度来划分渔民作业范围,对渔民日常作业比较有帮助。
除了协议本身内容,外界各方对台日渔权谈判中“只谈渔权不谈主权”的倾向颇为关注。从台湾角度,邱文彦日前曾强调台当局应该在这场谈判中把握机会、要求对等。现在从协议的具体内容来看,邱文彦认为,“搁置主权”的处理方式也不至于让台湾没有话语权,而是让台湾有更大的空间表达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主权”是一步都不能让的,在协议文本的用字用词以及后续的协商机制方面,都需要谨慎应对。田金丽也认为,虽然台湾与日本谈判的重点是渔权,但并不意味着马英九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
[ 责任编辑: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