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美丽台湾——— 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在北京举行,作为两岸文化交流方面的一件盛事,140余位台湾名家的近170幅作品向大陆同胞展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还亲笔作序。台湾文化会馆基金会执行长苏进强是该活动的主要主办人,其实他过去还担任过台联党主席,2005年曾因参拜靖国神社遭到外界口诛笔伐。
近几年,苏进强醉心于两岸文化交流事业,谈及“靖国神社事件”,他坦言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于大陆的认识,他说,“经由多次到大陆交流参访,了解到大陆的变化及与想象中的差异”。昨天,人在北京的苏进强接受了导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谈加入台联党:“台联党成立时并不‘独’”
苏进强行伍出身,在军中服役20多年,其间苏进强常执笔写作,作品多次获得全军大奖,退伍后当过《台湾时报》总主笔,同时他还是“阳光小集诗社”成员。2001年,他加入台联党,先后担任秘书长、党主席。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当初,您为何选择加入台联党,步入政坛?
苏进强(以下简称“苏”):公元2000年,台湾发生政党轮替,这对台湾政坛来讲是很大的冲击,当时朝野对立非常厉害,我和一些曾经的老长官,大家都对台湾政局的变化忧心忡忡,认为若不能稳定政局,台湾的民主可能因此崩解,当时组织政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政局,振兴经济。
记:哦,现在一提起台联党,大家都想到“台独”。
苏:其实每个政党都扮演工具性的角色,我们当时一出来,国民党、民进党两大党的对立性就降低很多。很多大陆朋友,会把台联党和“台独”画上等号,其实不然,我们一开始创立时几乎就没有什么“台湾独立”思维,当时“台独”根本没在我们的党纲党章里。但渐渐地,一些主张“台独”的人靠拢过来,大家就对台联党有了刻板印象。在我任内,“台湾独立”这几个字其实很少去提。
谈“靖国神社事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05年清明节期间,刚接任台联党主席不久的苏进强,参拜了靖国神社,引发了两岸人民口诛笔伐,“台独分子”、“台奸”、“汪精卫第二”等标签,一股脑地贴在他的头上。
记:那次您参拜靖国神社曾引发不少争议,现在回过头来,您怎么评价那件事?
苏:坦白讲,从当时台联党的角色看,谁在那个党主席位置上,都可能会做这件事。就我个人来讲,实话实说,我过去对靖国神社也不了解,也是受命而去,只能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事,那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我在大陆的很多老朋友也觉得这个举动不可思议,但我当时在那个位置上,有我的政治苦衷和难处。我并没有要推脱责任,假如重新来过,我不会去做那种事情。
记:卸任台联党主席后,很少在政坛上看到您,为什么决定退出政坛?
苏:政治对我来讲,本来就不是我的事业,而且在台湾那种政党生态下,我认为我自己的人格特质不适合去参与。像参拜靖国神社,若以我个人立场,我应该不会去,但在那样的氛围下,在那样的政党结构下,不得不去。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好的方式就是退出,回归到我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化文学这个领域。
谈个人近况:“文学创作一直都在继续”
2006年底,苏进强辞去台联党主席。2008年台湾“大选”期间,他曾担任萧万长的幕僚,并安排马英九、萧万长拜访殿堂级作家柏杨。
记:离开台联党后,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苏:这几年,文学创作我一直都还在继续。我很关心两岸政策,也进行一些政策研究,包括台海安全的研究。近年来,我常在大陆走动,我的一些思考就有所转变。坦白讲,2008年以前,我对大陆存在着刻板印象,现在了解到大陆的变化及与想象中的差异,因此,我对两岸关系有了新的看法。过去,我常有一个思维,用两岸军力的强弱虚实来衡量台海安全,但这几年我发现,这种角度是有所不足的,若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讲,共同的文化其实是两岸共同的利益。过去是一种威胁论调,现在则是相辅相成、化解敌意,两岸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
记:这些年,您和萧万长等国民党人士交往比较多,也常往来于两岸,有人说您由绿变蓝了,您如何回应这种说法?
苏:我在媒体工作时,萧万长就跟我有很多合作。我并不是由绿变蓝或由蓝变绿。其实在加入台联党前,我曾是国民党党员。我是从社会公益角度去参与政党的,前几年发现自己的一个阶段性任务完成了,就离开了政坛。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做对台湾有利,怎样做让台海和平稳定”。面对外界的一些风言风语,我都不想去回应,现在大家慢慢地也不会去质疑了。
谈“被统战说”:“凡事往前看而不是往后看”
这几年,苏进强以台湾文化会馆基金会执行长到大陆多地参访,醉心于两岸文化交流事业。这次因为参与举办“美丽台湾”大展,岛内有些人认为他被大陆“统战”了。
记:您现在与大陆关系融洽,对于外界的“被统战说”,您怎么看?
苏:我想,凡事要往前看而不是往后看。“统战”是过去国共内战时期,一方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现在任何事若都用“统战”的帽子去扣,那什么事都不用做了。我想,交交朋友,了解对方想法,争取友情,争取相互认同,创造合作的空间,这个不应该叫做“统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要看你的行为是为了私人利益还是为了公益,若是为了赚钱,可能是被利用了。但我们办这个展览,自己要去募款,还要出钱出力,我只是希望“美丽台湾”能让更多的大陆同胞所了解。
记:您曾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秘书长,您认为两岸当前应如何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苏:“美丽台湾”不是只有101大楼,不是只有日月潭、阿里山,不是只有凤梨酥。这两天下来,很多大陆朋友都告诉我,这些画作非常惊艳,让人惊叹。两岸关系走到现在,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主旋律之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两岸应该签署文化协议,它跟签ECFA的16项协议一样,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快不得也慢不得。但这个进程到现在都还没有启动,未免太让人失望。我认为,现在两岸相关部门应行动起来,大家都来对口对接。(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杨思萍)
[ 责任编辑:朱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