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18日刊文称,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案在当局相关“部会”坚守本位主义下,不断进行妥协,甚至搞得沸沸扬扬,致使整个计划见树不见林、进度一再延宕,商机在不知不觉中流失,遑论谈什么拼经济!
文章摘编如下:
当前台湾经济成长最主要的问题是其最后一根支柱─出口亦欲振乏力,出口不振的原因则有三,一是产业出走、投资低迷;二是外需成长下滑、大陆进口替代效应发威;三是竞争力相对滑落。但是综合三者,最关键问题出在产业,尤其是制造业。
于1992~99年间,平均每年新登记工厂家数达6,378家,2000~07年平均家数降为4,533家,减幅达29%;至2008~12年,家数复降至3,544家,减幅亦有22%。
另方面,台湾外销订单交到海外生产的比重于1999年仅12.2%,至2007年快速升至46.1%,2012年再达50.9%;13年期间产能搬走了将近4成,工厂减少了3,500家。
由上可见,当前要提振出口不能只是从市场面做末端强化,必须从根本面促进投资、扶植新兴产业和新创企业发展才能支撑出口持续成长。但是稍为检视产业环境便可发现,当局一方面在努力推动经济成长,另一方面其相关作为却可能在斲丧成长动能。
相关部门在研拟政策措施之时皆有其特定目的,但结果经常冲击产业之投资与经营环境,在无适当配套措施之下,其发展环境愈形恶化。以产业界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为例,早期教育政策导致教育结构失衡,造成今日劳动力严重不足。
其次在土地方面,由于土地相关法规僵硬,工业用地一地难求,造成违章工厂处处可见。目前合法营运中工厂约8万家,违章工厂却高达6万家以上,绝大部分是因其土地不符合分区使用规定盖在农地上。这些违章工厂和合法工厂一样要缴税、费,却不能享受当局提供之辅导措施,甚至可能对环境造成冲击。
为解决工业用地不足问题,“政府”与民间积极开发工业区,却又碰上编定程序冗长的障碍,其中包括环评程序缺乏效率,审查范围过于扩散、无一定标准。以最近5年“工业局”所送工业区环评案件为例,平均每案审议历时16个月,长者甚至2年以上仍未通过;俟编定、开发完成,商机已逝,开发完成的工业区乏人问津。
自1980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开始外流,造就亚洲成为新兴制造中心;据估计2000~10年间,美国就流失了580万个与制造相关工作,“制造业回流”成为美国欧巴马总统的施政重点。依据调查,最近3年美国增加近50万个与制造业有关的工作机会,其中约1/10是来自企业回流。
台湾是一个海岛型的经济体,对外贸易是经济成长的命脉,制造业因此扮演关键角色。2008~12年制造业占岛内GDP比重虽仅25%,其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却达47%。
但是制造业在台湾所面对的挑战却是特别的多、特别的复杂,不管是推动台商回台投资或是发展新兴产业,仅是前面所述土地与劳动力问题就横跨至少6个“部会”,必须依赖众“部会”齐心解决。因此从大格局而论,提振经济考验的是整个“内阁部会”能否团结,如果各“部会”仍如自由经济示范区一案所表现的分崩离析,所谓拼经济亦不过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说说罢了。(尹启铭)
[ 责任编辑:朱炼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朱炼
原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