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的台湾“九合一”选举,台湾《中国时报》16日发表社论说,今年的选战非常冷,尤其台北市,连柯两人虽然掀起一波波口水战,媒体版面与电视画面都很热闹,选民却没有受到任何感动。现在连柯两阵营终于决定举办电视辩论会,选举有机会回到政见导向正轨。我们呼吁候选人应该让选民了解其政见,尤其是地方产业政策,给人民一个支持你的理由。
文章摘编如下:
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台湾整体经济成长相同,关键在于产业政策。候选人应该对于选区有充分的了解,站在制高点提出政策,带领地方经济向前迈进,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人民幸福的生活。选出最好的在地候选人来运作地方政府,这乃是地方自治的真义。
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的竞争对手是东京、首尔、北京、上海、香港、马尼拉、吉隆坡、新加坡,这些地区都在快速进步中。近年“韩流”肆虐不是没有道理,首尔借由韩剧的行销,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人口,市容也脱胎换骨。文化演艺产业的商机早已不亚于高科技产业。台北市是华人流行音乐、演艺文化的重镇,正发展成为世界创意之都,是两岸三地最适合发展文化演艺产业的地点。
如何借由“都市再生前进基地”启动都市再生、催化文创,补助民间团体于都市老旧社区空间及都市更新区,结合中央金融挺文创、创柜板、创意集资平台等发展文化演艺产业,这是台北发展的重中之重。做得够好,就可以创造更多商机与就业机会,带给台北市新气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行动运算、云端服务、海量资料、社群网站的普及,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市政府的产业政策更需要与时俱进,带领台北持续发展,更上一层楼。台北市的东西区均衡发展,双子星新门面大楼的效益,产业配置等都会牵动台北的竞争力。
台湾正迈入老年化社会,老者的安养与照顾政府责无旁贷。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着眼,若政府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让合法的业者来帮助老年人生活,不仅让老者生活获得保障,减轻市府压力,同时透过该产业的兴盛,也能带动就业市场与经济的活络,是一举数得的良方。
大家所关心的是谁能让台北市更好,却因为选战的负面操作,忽略了连胜文及柯文哲两位候选人的产业政见。若以网络搜寻候选人名字加上产业政策,柯营方面报道最多是能源产业政见,主张用电零成长的海绵都市,其他有“让台北成为创业的摇篮”“打造台北文化梦工厂”、“让流行乐者迎向下一个日出”、“观光、让世界看见台北”、“银发照顾”等政见都与产业发展相关,不过未有完整的产业论述。柯文哲也认为“台北市最适合发展的是生技产业跟资讯产业”,“但要选择那个产业投入,是蛮大的政治决策,不能冒进。”这是他对产业政策最重要的主张。
连胜文的报道相对多元,音乐、医疗、观光,科技、文创、住宅、长者照顾、农业、交通等,都有详细的报道。连最先提出东西轴线反转,又陆续抛出产业政策及构想。他主张要用“观光业”作为火车头带动相关产业综效。在已公布的25项的白皮书里面有许多产业政策,并论述其可行性。例如:“五帖市立医疗妙方 守护市民健康 台北医级棒”、“打造台北成为流行音乐之都”、“打造旗舰级技职教育”、“婴幼儿照顾”、“体贴银发族打造台北成为中高龄乐活城市”等。连同时强调推动产业政策,必须要松绑、自由化、减少管制,提升城市竞争力需要创新与突破。
两方都有相当大的企图心,已看得出各自的目标及作法,两方也各有将把台北带向何方的主张。连阵营相对具体完备,柯阵营应加强对不同产业政策的着墨及互相的综论。
选战开始至今,候选人想尽办法证明不应该支持对手,却不说明应该支持他的理由,充斥着负面的攻击热度,却看不到对选民有意义的政见。台湾不能继续沉沦在政治口水中,选举焦点应回到政见及产业政策,不要再用意识形态左右选民的思绪,而要有助于台湾的民主深化、经济发展及庶民生活。
我们期望各地候选人,尤其台北市的两位候选人,要努力谈如何让市民生活得更好,多一点政见,少一些斗争。
[ 责任编辑: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