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4日社评,原题《华山论剑前夕:山雨欲来或无风无雨》,全文摘编如下:
两岸政策,一直是民进党的罩门,党内也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进行“中国政策”大辩论的主张,更时有所闻。据了解,民进党将在年底前举办华山会议,针对大陆政策进行讨论,媒体戏称之为华山论剑。但在华山论剑之前,气氛的营造显然是各派重要的政治操作。
金庸笔下的华山论剑,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但民进党的华山会议,恐怕只有苏贞昌、蔡英文、以及谢长廷三位,其他都是摇旗吶喊之士而已。在这三位中,谢长廷显然最具关键角色。
自去年十月开展之旅后,本报即指出谢长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他的使命就是要打通这条路。虽然大陆不认为这是民共交流,因为谢长廷的立场并不代表民进党的立场,而且民进党也不认为谢长廷代表性,但因为谢长廷在民进党内仍是实力派人物,更是知名的政治人物,他尽管没有形式的代表性,却具有实质的代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谢长廷如果打不通这条路,他的价值,不论是大陆或民进党其他天王来说,将愈来愈低。
谢长廷在开展之旅时,是以“宪法一中”及“宪法各表”为基调,这一次的香港与深圳行,不仅与台商座谈,更向前一步提出了所谓“命运共同体”的看法。根据媒体报道,谢长廷在香港会议闭幕致词时表示,(两岸)如果过去没有相同经验,未来可以有,记忆可以创造。如果两岸合作迎向世界,就会有美好记忆,可以一起共同发扬,而“共同记忆和共同利害就是命运共同体”。这样的主张,显然与社会所认知的民进党大不相同,但谢长廷如此说,也代表了一种立场转移的潜在可能性。
除了谢长廷的表现,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进党及其他绿色媒体的反应。截至目前为止,只有苏贞昌表示肯定。不论是蔡英文或绿色媒体,不仅报道的篇幅不成比例,负面的批判也没有向以前一样排山倒海而来。蔡英文没声音,固然是因为去了以色列访问,但如果真要发声,那也应该不是问题。最令人感到好奇的是,不论是绿色平面媒体或电子媒体,都未给予谢长廷访问大陆应有的重视。这种一致性的反应,绝非偶然,应是一种刻意的操作。
我们认为,谢长廷再度访问大陆,社会各界基本上都表示肯定的态度,也支持民进党与大陆展开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谢长廷成了民进党与大陆及社会各界一项很重要的界面。不论对苏贞昌或蔡英文来说,未来任何一人想争取大位,谢长廷的支持将是扩大选票的关键力量。如果绿色媒体过度批判谢长廷,反而加深社会各界对民进党主张“台独”的认知,因此在某种默契之下,对谢长廷访问大陆冷处理。
华山论剑,讨论的是敏感的大陆政策,本应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却无风无雨,看来谢长廷已成功了一半,其谋略不可谓不高。
[ 责任编辑:周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