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参事:直通高层建议不是"耳旁风" 敢于直言是本色

时间:2009-11-20 08:18   来源:人民日报

“选大家来就是要做事的”
国务院参事室来了“年轻人”
现任国务院参事五十三人,全国各级参事九百多人

  前门东大街11号,荷兰使馆旧址上,一座庭院清净幽雅、建筑古朴。出门不远,便是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所在地。13日,这个小院因新纳了几位“年轻人”,热闹了一番。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著名作家张抗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等6人成为国务院参事室新聘参事。至此,“能把建言建议直达总理案头”的现任国务院参事总数达53人。

  刚过55岁生日两个月的许琳,成为这里最年轻的参事。“在单位已经是老人了,在参事室却成了最年轻的‘年轻人’。”许琳说。

  “选大家来就是要做事的”,不少参事有同感。这个小院不是疗养院。如何在新岗位上不辱使命,是他们正在思考的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专家组咨询专家。长期关注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刘彭芝说:“成为参事后,我会更加关注教育问题,也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成果通过更加便捷的渠道提供给决策部门。”

  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60年来先后共聘参事206位。从党派构成来看,这些参事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居多,也有部分中共专家、学者及领导干部。参事中有不少响亮的名字,如侯镜如、程星龄等,还包括两位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和刘仁静。

  “敢于直言是政府参事本色。”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说。参事以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客观公正地反映社情民意,直接向国务院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自己的职责。这些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不少参事、馆员看来,“讲真话是这里最大的特点”。

  其中,郎志正、吴伯明、黄当时参事撰写的“关于具有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有关问题的建议”,已经实实在在地推动了3G的应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通讯产业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闪淳昌参事撰写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抢险抗灾调研报告”,对于如何加强我国灾害防范和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尤其是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能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王静霞参事撰写的“通过国债利用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的建议”,对于一项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重要政策措施的出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国务院设立参事室外,省级人民政府和许多省辖市人民政府也都设有政府参事室。目前全国共有参事900多位。

  【新闻背景】

  参事室的设置,是新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

  早在1949年4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就电示华东局领导人,提出上海解放后应设参事室,为建设新上海出谋划策。1949年11月11日国务院参事室成立,各省区市政府参事室也于1950年左右相继成立,政务院制定了《政务院参事室暂行工作简则》。

  几十年来,党和政府通过这种形式,团结了一批具有“德、才、望”的党外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记者 陈振凯)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