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磨合”折射两岸对中华文化认同

时间:2009-07-15 09:51   来源:新华网

  7月11日,吴伯雄与张靓颖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当日,“华彩聚三湘”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文艺晚会在长沙举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出席。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记者 傅双琪 杨舒怡 王建华)北京小学生学写“中国”二字,一共12划;台北小学生写来却要15划。

  海峡两岸共用一种语言,读音绝大多数相同,书写方式却有简繁体之分。如今,如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方便交流的桥梁成了两岸学界乃至海内外中国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6月初表示,希望两岸能够在这方面达成协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对此作出正面回应,表示如何使两岸民众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两岸专家学者可以积极探讨,充分论证。

  1949年前,中国通行繁体字。上世纪50年代,为了方便辨识及读写,大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渐使用笔画更少、字形更简单的简体字,但仍允许在古籍、书法艺术等领域使用繁体字。而台湾、香港、澳门和许多海外华人则通用繁体字。

  近年来,一些大陆语言学家提出应“识繁书简”,甚至有人提出恢复使用繁体字。今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曾建议大陆恢复普遍使用繁体字。他认为,有些字在简化过程中丧失了文化内涵,此外,电脑输入普遍用拼音,繁体字书写复杂已不再是障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说,中国人应该能认识、读懂繁体字,这是传统延续的一种方式。

  “文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形体反映了先民的思想和历史情境,书法艺术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部分。”他说:“现代中国人依然能读懂2000年前的书籍,这在世界上非常罕见。”

  虽然对大陆越来越多人不识繁体字感到可惜,但董琨认为,汉字简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试图简化汉字,甚至提出汉字拼音化,力图与西方接轨。30年代,国民政府曾经推行过这个政策但没有成功。 

  “1949年之后,大陆简化汉字主要为了提高识字率,帮助农民和工人更快识字。”他说:“现在,再让我们使用繁体字是不切实际的。”

  台湾“中华语文研习所”董事长何景贤说:“台湾人现在也写简体字。因为两岸之间来往频繁,我们对简体字已经比较熟了。”

  他说:“文字简化是很自然的。多媒体时代,文字要和图像竞争,如果一成不变的话,就会萎缩。但是,简化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意见,这是需要协商讨论的过程。”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两岸关系疏远了60年之后,不仅文字繁简有别,常用的语汇也有不同。”他说。比如,大陆称作“菠萝”的水果在台湾被叫作“凤梨”。

  上周末在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参会者共同倡议,客观正视汉字在两岸使用的历史和现状,求同存异,逐步缩小差距,达成更多共识。

  马英九最近提出两岸合编一部繁简体对照的《中华大辞典》。事实上,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华语文研习所”已经合编过类似的一本字典,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发行。

  参与编撰这部字典的何景贤发现,收录的词条里大陆有台湾没有,或台湾有大陆没有的只占总数的4%。

  “两岸的差别并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他说:“语言就是两岸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最佳例证。”

  此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参会者们都反复强调两岸共同的文化起源。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朱新民说:“两岸人民同文同种,有相同的文字、语言,在思想内容与生活表现上都有所传承交集,这是两岸共同的基础也是共同的财富。”

  因在电视上讲析《论语》而成名的大陆学者于丹说:“这不是使用哪种字体的问题,关键是两岸如何共同努力将中华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