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妙论撷英:全球化时代应加强中华文化认同

时间:2009-07-14 08: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7月13日电(记者明星 苏晓洲)两岸文化界专家日前在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妙语如珠,建言全球化时代应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并认为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我们有灵活的策略、坚定的意志,并有开放的视野和胸怀。

  张颐武: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面对“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要求,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是中国人自己遇到的传统和现代的问题,也就是“古今”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也就是“中西”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两个关系其实已经困扰了我们许多年,现在却在以新的形态困扰我们。

  张颐武认为,在“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更深刻的差异。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转换成为国际上其他文化易于理解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可译性”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在文化“走出去”中间经常遇到的。在对外的文化传播中,关切“可译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难以回避的。

  他说,让传统文化具有新的“可释性”和“可译性”,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的,也是我们“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需要我们有灵活的策略,坚定的意志,对于传统的认真思考和了解,对于当下社会和世界的开放的视野和胸怀。

  唐浩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实赖贤哲与众生代代传承

  面对文化的全球化浪潮,湖南省作协主席、岳麓书社首席编辑唐浩明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存繁衍发展过程中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理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他说,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奉行公正、至诚、仁爱、孝悌、信义等价值理念,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万事万物,将至诚之念视为宇宙之原动力,以孝悌之行敬奉父祖友爱兄弟,以信义之守立身行事。所有这些,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且因此以鲜明的特征区别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他表示,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创造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为人类世界的文化作出不朽的宝贵贡献。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历经千折百难而依然劫后复兴,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实赖我们民族的贤哲与众生代代传承的结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唐浩明认为,正是有着千千万万的志士怀着这种崇高使命感,中华文化的精粹才能薪火相传,虽百世而不衰。

  朱新民:“和平”是两岸关系中最根本的核心价值

  台湾政治大学外文系教授朱新民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自古至今乃有文化大国之称号。在极为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中,充分蕴藏了“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及“和谐共生”的意涵,而这相辅相成的“三和精神”则构成了当前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理念。

  他说,中华文化“和文化”的精髓,在于强调万事万物的圆融平顺状态,讲求各种元素间的互生互动与生生不息。因此,只要秉持中华文化这种特性不断地宣扬与实践,就能让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获得广大的尊重与接纳。

  朱新民指出,和平是两岸关系中最根本的核心价值,发展符合两岸的共同利益,双方唯有体认到和平是走向发展的唯一道路,也是两岸共创双赢的必要条件,才能够不受内外因素的压力,共同奏鸣和平的主旋律,享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果实。

  刘梦溪:“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是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阐述的重点。他说,儒家虽不是宗教,但儒家一向有重“教”的传统。“教”是儒家思想的应有之义,其“教”应解释为教化之“教”。因此唐宋以来还盛行“三教合一”的说法,可以看作是“教化”思想的殊途同归。今天以此一观点概括传统文化或传统学术思想的多元品格,也是可以成立的。

  刘梦溪认为,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异之点,使得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宗教战争,中国民族也从来不排外。这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子夏为什么能够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还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试想这是何等气魄!

  他说,《易经》的系辞也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儒家的文化态度,也是儒家的包容精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态度和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