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要素自主创新 “6·18”构建海西科学发展大平台

时间:2009-06-15 13:22   来源:福建日报

  繁花似锦迎盛会,海西先行展宏图。

  7度春秋、6场盛会,加上数不胜数的日常对接活动,“6·18”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参会人数越来越多,成效越来越显著,对接项目对经济的拉动力越来越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源自“6·18”始终坚持项目、创新和服务带动,成为推动海西科学发展的平台品牌。

  项目:要素集聚的“牛鼻子”

  海西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以提高产业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3年,面对我省资源、技术、人才的“短板”,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办了以促进科技项目成果对接转化为目标的 “6·18”。

  “6·18”的主题是“项目—技术—资本—人才”,高度概括了当前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牢牢把握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思路。

  项目是纽带,将技术、资本、人才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中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国家海洋研究三所自主研发的从虾皮蟹壳中提取高纯硫酸氨基酸葡萄糖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含钠钾氯的高品质氨糖,能解决氨糖过多使用造成心血管病变的问题。第三届“6·18”上,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了这个躺在“实验室”里3年无人问津的项目,如今已投产,年生产能力超过20吨,并打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市场,去年销售量比2007年翻一番。

  项目是载体,为技术、资本、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各取所需。山区永春生物资源丰富,却缺乏充分开发利用的途径。第四届“6·18”,永春请来了20多位全国生物医药界高端人士,发表了“永春宣言”,提出在永春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随着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永春生物医药园从一片荒地起家,3年来与12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天然药物研发、药用植物组培克隆和药用及动物实验中心等三大研发平台,20多家企业入驻,10多家企业正在建设,去年底生物医药产值达5亿多元。

  项目是起点,是一切资源指向的目标;项目又是终点,是生产力诸要素最终转化的成果。经几年的发展,“6·18”已从单个项目的对接发展成为产业对接、平台对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县都围绕各自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寻找项目。

  项目还是磁铁,吸引海内外人才聚集一堂,使“6·18”成为海西建设的引智平台。6届“6·18”,共有542人次两院院士及其一大批两院专家参加,向省内企业重点推介院士项目成果800多项,承接技术难题85项,对接项目协议45项,其中已有34项投产取得良好成效;共征集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新西兰、俄罗斯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高校、科研院所专家项目4800多项,促成886个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与我省企业对接;国内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参与“6·18”,对接项目数千项。

  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使“6·18”成为企业打造品牌的大舞台。一大批企业通过项目对接,转化落地,造就了新的品牌,跻身品牌企业的行列。安波电机通过“6·18”上不断的对接,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近年来摘取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首家电机出口免验、产品质量国家免检、中国机电行业AAA信用企业、福建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福建出口名牌企业等一系列桂冠。三祥工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6·18”的对接,公司两大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牵牛要牵牛鼻子。“6·18”根据福建产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以先进、实用技术运用为核心,引导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企业集聚,为海西科学发展提供持久的项目支撑、科技支撑、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撑。

  创新: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在“6·18”平台上零距离接触,努力探索着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世界性难题,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改造传统产业,支撑支柱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整体提升海西产业发展水平。

  “6·18”让广大企业找到了开启自主创新之门的金钥匙。第四届“6·18”上,寿宁的福建三祥工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对接了电熔法提炼高纯氧化锆技术后,熔炼出纯度达99.8%以上的特级品,不仅纯度超过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产品,产品规模跃居世界第二,而且所采取的“一步法”比传统的“二步法”节省成本40%。依托“6·18”平台,三祥牵手哈尔滨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东北工业大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公司技术中心成为中国电熔氧化锆标准制定单位,由一个山区的乡镇小企业脱胎换骨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至2008年产品销售4.1亿元,出口500万美元。

  “6·18”推进了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步伐。闻名遐迩的福安电机,近年来面临着通用产品所占比重大,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含量有限,企业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借助“6·18”平台,去年福安150多名企业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等90多位国内顶级专家一次性对接68项科技成果,并与一些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福安成立了电机工程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等国内行业专家,与清华大学等10所国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从人员、技术、培训、合作研究开发上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一批企业获得创新技术和智力支持,更新开发了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6·18”为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找到了科学开发的新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是第二届“6·18”第一位到场的院士,并年年参会。他看中了福建丰富的竹资源。几年来,他的竹产业开发项目数次对接:建瓯特艺公司与他签订了纳米竹炭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的专利技术项目;农民企业家黄春对接了他的竹醋液、可食用竹炭等竹炭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投资3600万元创办了连城鑫晟大科技有限公司;武夷山绿洲集团与他对接了优质竹种种源资源库建设项目,并商定共建中国竹文化博物园;永安兴国人造板有限公司与他对接了竹木复合板集装箱底板项目。依托“6·18”,张院士竹产业系列研究成果在八闽大地上屡结硕果,为福建竹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6·18”还加速了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污染竹纤维纺织材料、环保干式无污染有机肥料技术、节能低耗高性能吸附过滤泡沫陶瓷材料、粉煤灰制造无机纸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河道淤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废氢气合成刚玉晶体、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一项项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方式替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让各种工业、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依托“6·18”平台,福建在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服务:转变职能的“着力点”

  最近一阵子,设在省发改委的“6·18”组委会办公室做了两件让不少人感到有些费解的事。

  一件是在全省推广菌草技术。菌草技术是福建农林大学科技专家开发的,“可种菇,能喂猪;可造纸,能发电;还可固土保肥,绿化环境”,是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好项目,曾获得第20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被作为国家援外和省政府援宁、援疆项目,全球有75个国家和8187位来自国内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员曾来福建培训相关技术。然而,这一项目长期以来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我省没有大规模推广。不久前,“6·18”组委会组织召开菌草推广及产业化发布研讨会,提出在全省推广菌草技术要求,制定扶持政策,设立菌草技术产业化“6·18”专项,并发动全省发改系统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菌草项目的示范与推广。

  另一件是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企业如何通过科学筹划和合理运作,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按人们的理解,“6·18”就是一个平台,把项目成果的供需双方组织在一起,能不能对接,让他们“自由恋爱”就是。可第一件事,“6·18”组委会办公室已亲自参与一个项目的推广,第二件事似乎与“6·18”的职能更不搭界。

  “‘6·18’也是一个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载体。‘6·18’团队一直秉持的原则是服务至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道,如此力推一个项目,不只是服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而且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是一种大服务;同样,只有企业发展得更加强壮,才能有更强烈的提升或转型的需求,而企业能充分享受到合法的税收优惠,其效力远胜于“6·18”所能给予的几十万元扶持专项资金,也是一个大服务。

  不仅是“6·18”组委会,在“6·18”上,找项目、找需求、重对接、重转化已成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行动,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着力点”。

  省委、省政府将“6·18”定位为永不落幕的平台。每年“6·18”结束后,各部门马上着手筹划新一轮项目对接,对产业链进行梳理,部门领导亲自带队赴国内外举办对接会、推介会,广邀院士、专家、学者、发明家,各县(市、区)、各部门也纷纷北上南下找项目;“6·18”期间,各县(市、区)、各部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使出浑身解数洽谈项目、促进对接;项目签约后,各相关责任人对各类项目追紧盯实。

  “6·18”这个海西科学发展的大平台凝聚了全省的力量,在这个大平台上,大家齐心协力地持续对接、提升品牌、加强运作、保证实效,加速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 (记者 赖文忠)

编辑:吴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