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书香飘两岸 聚首话远长

时间:2008-09-23 08: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年前,台湾出版人首次踏破坚冰,来到上海参加“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如今,两岸出版交流已根深叶茂。为纪念这意义深远的20年,9月20日,两岸出版交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系列活动在台北展开——书香飘两岸 聚首话远长

  造福两岸读书人

  超过12万种大陆版图书20日起在台北世贸三馆上架展销,形成7000平方米的大型书市,加上“比在大陆买更便宜”的广告,吸引了一批批台北市民前来选购。

  正在选书的何先生手拿一张书单,上面写着“中国电力、上海三联”等七八家大陆出版公司和十几个书目。“我常买大陆版的书”,他说,因为台湾出版的书注重包装,在纸质、封面外观、装帧设计上比较精美,大陆出版的书则以内容的广度、深度与专业性见长。他翻开手中那本《建筑构造》说:“台湾出版商就不会专业到出版这个程度的书,因为买的人太少了。”

  大陆图书另一个突出优势在于价格。何先生举例说,他买过一套吉林出版社的《图说天下》,一本差不多相当于80元新台币,但台湾出版社出版的同样一套书,一本则要280元新台币,差价足有3倍多。因台湾市场容量小,台版书价格注定居高不下,大陆图书正可弥补这一缺口。

  “台湾人读大陆版图书的唯一障碍,只是简体字和少量习惯用语不同而已。”刚刚挑选到大陆版日语教科书的陈老先生说,“但是字典都有繁简对照,只要下点工夫,台湾人读大陆书也会很轻松。”

  台北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卖大陆简体书的店家,最富盛名的“诚品”连锁书店也辟有大陆简体书专区。不过,两岸出版交流的成果,更多地还体现在版权交流上。

  曾几何时,鲁迅、巴金、茅盾、老舍、钱钟书等诸多大家的作品在台湾被视为洪水猛兽,只有一些“禁书”小摊贩甘冒大险偷偷贩卖。但今天,大陆老中青三代作家的作品已大方地摆上台湾大小书店的书架,介绍大陆的书籍随处可见。

  同样的,两岸出版界20年相交,也让大陆读者熟知了余光中、柏杨、李敖和白先勇,蔡智恒、王文华的情感小说风靡大陆校园,朱德庸、几米的漫画也成为大陆年轻人的解颐良品、“心灵鸡汤”。两岸出版界从隔绝到互通,从中最受益的无疑是读者。20年时光流转,两岸好书对流共享,两岸读书人的书架得以充实,心灵得以滋润,两岸学术文化的发展亦得相互促进,一起提升。

  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两岸读者对书的品位喜好本就天生契合。前来参展的台北人类智库出版集团经理丁国川说:“对岸流行的书,在台湾往往也能大卖。”现场签售《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则说:“对于方块字,对于中国文化,两岸同胞都有着同样的热爱,由《史记》以及与《史记》有关的书籍在两岸都受到欢迎就可见一斑。”

  20载辛勤酿甘甜

  不论两岸关系如何起伏颠簸,两岸出版界20年来的交流始终未曾间断,直至今天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全赖两岸出版人携手开拓,辛苦灌溉。

  1988年,一群台湾出版人以探亲的名义,规避种种障碍,取道日本转赴上海,携香港书店提供的台湾书籍,参加“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被称为两岸出版交流的破冰之旅,交流大门由此开启。

  从1989年到2001年,“两岸合作出版洽谈会”连续举办12届,岛内重要的出版公司几乎家家都参与过“洽谈会”,版权合作由此渐次展开。

  1993年,两岸出版界联合在北京举办“1993台湾图书展览”。1994年在台北举办“1994年大陆图书展览”。从此,两岸出版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为相互参加对岸的图书博览会、图书订货会与图书交易会等大型活动。

  1995年,两岸开始轮流举办“两岸四地华文出版联谊会议”,历经12届,今年提升为“两岸四地华文出版论坛”,研讨华文出版如何走向世界。

  2005年,“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从厦门起步,进一步为两岸图书贸易营造了交流平台,为台湾出版界前往大陆投资、合资事业铺设了一条新渠道。

  时值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此次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牵头主办的“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动”,内容囊括图片展、座谈会、图书交易会、大陆书展、华文出版联谊会、两岸大学生演讲比赛、两岸作家签名售书等,大小活动数十项,展馆分布台北、台中、台南与高雄,规模之盛,两岸出版交流史上前所未有。

  互利合作成果常新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正是1988年破冰之旅的亲历者。回首往事,他感慨地说:“匆匆20年过去了,我们从破冰之旅走到今天的统合之路,华文出版的整合真正将要开始了!” 

  9月21日,世贸展会的综合活动区还举行了“北京版权公司签约仪式”,现场一个个签约项目迅速达成,而在图书销售区的周围,大陆出版社的展位也不断有台湾书商光顾,寻求合作意向。前来参展的高雄明仪图书公司总经理郭芳玉表示,大陆许多内容优秀的图书是台湾出版商所需,而大陆出版业也可以在交流中借鉴台湾先进的包装设计与行销经验。“业者对于这样的交流活动,都持肯定的看法,因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 郭芳玉说。

  今天,两岸业者的合作早已不再限于单纯的版权贸易,包括共同投资开办书店,经营批发和物流等业务。“20年来,从互访、书展、研讨会到版权和图书贸易,从委托组稿、合作印制到台湾业者赴大陆成立工作室、编辑中心以至开办文化公司,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已呈多元化的形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创商机,真是一片繁荣景象!”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杨荣川说。 

  20年,两岸出版交流从相识到合作相知,从互利合作到携手同心,友情增进,成果常新。今天的两岸出版人已经站上新的起点,共谋全球化时代的深化合作,整合资源,推动华文出版走向世界。正如大陆代表团团长柳斌杰所说,华文热正在全球升温,两岸出版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光明的前景。(本报台北9月22日电 记者 王 平 王 尧)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