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诸葛东路一家名为“地上天膳·密斋”的餐厅,是一家纯公益素食餐厅,专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素食。自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已接待万余人用餐,每日提供午晚两餐,菜品丰富,色香俱全,深受当地老人家的喜爱。(1月3日《春城晚报》)
让老年人免费用餐,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场所,玉溪市的这家餐厅不仅有特色,而且真的是温馨又温暖。
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接待万余人用餐,对于一家公益餐厅而言,这就是浓浓爱心的累积。老人们吃到的是可口的饭菜,感受到的却是社会的关怀。
人人都说好,是对“爱心餐厅”的点赞,更是对爱心行为的褒扬。笔者也感动于“爱心餐厅”的出现,但是对于“爱心餐厅”的前路,笔者却不是那么乐观,甚至还要泼一盆冷水。并非笔者吹毛求疵,更绝无贬损爱心行为的恶意,只是觉得这盆及时的冷水,或许可以让“爱心餐厅”更好地前行。
笔者以为,“爱心餐厅”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活下去”的问题,只有“活下去”才能更好地做慈善。可是,“活下去”是不易的。“爱心餐厅”不是玉溪市的首创,而是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布,可是最终大多数“爱心餐厅”都只是昙花一现,真正长久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以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实例为证。深圳市龙华区的公益自助餐馆“珍膳缘素食馆”,在坚持了四年之后,最终因为房租涨价无疾而终;陕西的一家饭店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提供免费早餐,结果方圆几十里的老人每天坐公交车来吃免费餐,饭店最终因无力承担只能取消了免费早餐……这些没有“善终”的事例都证明,如果“爱心餐厅”连存活都成为问题,那么善意的免费爱心餐也是难以长久的。
报道中玉溪市的这家“爱心餐厅”,目前主要靠发起人堪布密轮达吉自己捐助,偶尔也有些爱心人士帮扶。尽管堪布密轮达吉信心满满,可是餐厅毕竟才开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时间再久一点,如果来的人再多一点,餐厅到底能不能撑下去、到底能够撑多久,还真的就是一个问题,毕竟每天的投入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爱心餐厅”不能只靠热情去支撑,而是需要建立长久运行的机制。接受爱心捐赠,且保持账目的公开透明;吸纳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备用资金,在“爱心餐厅”资金出现短缺时予以救急……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叠加,“爱心餐厅”才不会半途而废,爱心善行才会在城市中不断累积。
弱势群体最需要关怀,而“爱心餐厅”就是一座善行的驿站,让“爱心餐厅”生存下来,爱心善意才能传递开来、继续下去。一起来“爱心餐厅”,确保“爱心餐厅”能够“活下去”,城市里就总有一份温暖和正能量!(中国台湾网网友:高永维)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