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假油事件后续:油源不能总依赖进口

时间:2014-10-27 14: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黑心油事件后,多家企业受到累及,多家产品下架,岛内民怨爆发,后续波澜至今未平。(图片来源:台媒)

  压低成本 不如提高价值

  台湾假油事件接二连三爆发,从以前看新闻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造假”、“伪劣产品”充斥版面,塑化剂堪称代表,另外食品“仿冒品”、“代用品”新闻屡见不鲜。严重的祸国殃民贻害子孙,轻一点的欺骗民众,赚取不当利益。台湾《联合报》27日发表企管顾问师谢文堂的评论说,这样的事情绝非偶发,也不会没有理由就此消声匿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正确的“成本”至上观念。

  文章说,节约成本是对的,企业经营、家庭生活及个人节省是必要之恶也是美德。加上现今提倡环保节能减碳,节省乃符合潮流趋势。不过要切记,节省是省“不必要”的浪费,或是进行改善工程提升效能。

  由于市场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人与环境的竞争是现实的,往往在供给方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为争取更多“客户”的青睐,降价求售不失为一大手段,但要降低售价,显然不外乎降低利润,或是降低成本,因为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因此有些人选择薄利多销(利润降低),有些人则是想维持利润,所以选择降低投入成本。换个角度讲,要创造客源或提升效能很难立竿见影,而降低成本马上可见成效。

  在降低成本的过程,偷工、减料、代用、造假、减少必要性的管理支出,都是现成的方法。成本是要维护质量的必要基本支出,而这些降低成本的方法却跟节省毫无关系,反而是把必要的基本支出删减了。消费者没警觉的被蒙骗,或是大而化之的消极支持,都会使得这样的乱象一直存在。如果我们无法认清“成本”的观念,那么就只能继续活在这种不时担忧的日子里了。

  事实上,提高价值才是王道。提高价值就是采用创造、创新,或是精益求精。当我们看到那些美食节目与台湾行脚的故事,讲述的奋斗案例与老店的成长,都可以发现他们的共通点是坚持与改进!他们并不是不怕竞争,正是因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而他们选择的方法是提高价值。同样的,价格的差异也反映了客户群的接受度与区隔。iPhone始终保持着50%的利润,他们在赚创新的钱,也持续在做降低成本的事,压低的是制造厂商的空间,而这些制造商为了提供合乎质量的产品更需要精益求精。

  要有竞争力,有很多法门,成本固然要节约,但绝非昧着良心降低必要的成本,追求价值提高才是王道!

共 3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