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朝胜:未来国民党主席五点素质缺一不可
国民党主席补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四人竞选,各显神通。然而,到底具备哪些素质的人当选,才能救国民党于生死存亡危急之秋?笔者以为:
首先,必须具备“桶箍”的能力。国民党已经“完全在野”(失去“中央”政权、“立法院”少数党、地方执政县市是少数),但仍有庞大的党员队伍(此次补选党主席有投票资格党员近35万,仍是岛内第一大党),这是国民党重新再起的基础。然而,最近几次选举已表明,国民党并未发挥党员的数量优势,不少党员没出来给党籍参选人投票,甚至还有人带枪投靠它党。选后,内讧仍未停止,除高层、派系恩怨未了,近期又再传“本土”与“非本土”、“主流”与“非主流”、“本省”与“外省”等争论杂音。显然,新任党主席的首要任务就是团结党内各股力量,尽可能化解、弥平纷争,让各路英雄团结一致,携手同心,共同为国民党的重生之路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至于那些不但不愿为国民党再起付出,反而继续吃里扒外者,则必须有壮士断腕之决心,早日礼送出党。
其次,必须具备“导师”资质。国民党当前之所以人心涣散,关键是长期缺乏中心思想,很多党员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个别党员只有“心中思想”,为了私利不顾政治诚信,长期“蓝皮绿骨”,关键时刻甚至改靠它党。这也使得国民党对有理想、有抱负者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最终导致既有力量不断消耗,新生力量得不到补充,整体实力日渐下滑。因此,新任党主席必须提出一整套全新论述,为国民党擦亮招牌、重塑党魂、指明方向。当然,以前绿营就攻击国民党不“本土”、远离“台湾主体意识”,甚至蛊惑“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国民党”,让两个“本土政党”竞争。这种论调已开始国民党内泛滥,近期就有人呼应。然而,国民党若真与民进党比“本土”,亦步亦趋,最终只会为民进党路线背书,进而丧失自我。因此,新论述出发点应是“立足台湾、紧靠大陆、面向世界”,要与民进党有区隔。
其三,必须是好的“设计师”。现在的国民党问题确实很多,党内也有不少检讨,包括道路选择、政策设计、组织重建、青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然而,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很难。新任党主席不仅要找准问题,更要设计出一套清晰可行的方案,并一以贯之地推动,如此,国民党才可能真正重生。反思过去,尤其是马英九当家时,其实国民党的道路选择并无错,尤其是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只是落实推动仍有待加强。所推“改革”方案,诸多都符合台湾长远利益与“公平正义”诉求,但在设计或贯彻过程中与舆情民意结合不够紧密,有些甚至远离民意,最终好事办坏,引发民怨。至于组织建设与青年培养,更是大有可议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因此,新任党主席重新规划党务时,一定要有所甄别,千万不能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全盘否定只会让国民党永无再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