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建设新农村 先护古村落

2017年06月20日 21:1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骑车沿水泥公路往赣南村落行驶,沿途赣州崇义县城农村一带的村庄扑面而来。春天,油菜花染黄了村落的田野;夏天,公路两旁是重峦叠嶂的峭壁;秋天,沉甸甸谷穗等待收获;冬天阳岭国家森林则一片银装素裹。如此美景,仿佛这就是我们当年努力追求的“希望的田野”。

  然而,与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极不协调的是,有着“鱼米之乡”的过埠小镇,其传统的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正在悄然消失。有着浓郁乡村文化底蕴的宗祠消失了,当年村里文化人撰写的墓志铭石碑,被砸破做了房子的基础。弯弯的小河竟学着城里的样子给取直了,还铺上了水泥。更难闻的是有几个村庄的河流恶臭铺面而来,上游有的是化工厂直接把污染排入河里,有的是发展十几年的养猪厂把粪便通入河流。

  根据笔者的感同身受和多年的亲眼目睹,我认为,提倡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让农民具体看到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农民是最务实的群体,任何高深的理论如果见不到实效他们是不信服的,也不会去推广。以污染水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吃饱饭的路子,可能试点就是试点,却没有示范的作用。

  目前,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也缺乏合理的规划。事实上,除了闻名全省的客家“上堡梯田”,还有许多山清水秀的村落没被挖掘出来,没有闻名被重视,自然容易被破坏。在多次回老家拍摄美景时,笔者看到富裕起来的农民第一个就是比赛盖高楼,一家比一家高,三四口之家根本住不过来,楼房沿马路一字摆开,成为农民“斗富”的粗劣展品,让人不愿“忆江南”。而新建筑一点风格也没有,火柴盒子样式为主,比起古香古色的老房子来逊色多了。

  中国的乡村建筑原本是非常有特色的: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北的窑洞,闽南的圆形“土楼”各呈千秋。至于那些院落,乡村祠堂,道观与佛庙更使美丽的乡村增添了古朴的色彩。

  然而,我发现这一切正在消失,老家几个邻村正面临上述几个破坏和污染的情形。河流一直在污染,变得越来越小,裸露的石头带着臭味,令人唏嘘:一下回想到十几年前“抱石潜底”避暑的水上乐园,河边那颗有百年历史的老枫树渐渐干枯,养鱼为生的农民因为池塘被征用建设化工厂,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却没有吃好饭。

  笔者建议,在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先将那些有着乡村风格的古村落,老村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保护起来,划出核心区、缓冲区和发展区,先确定好什么样的地方不能动土。坚决不能为了强调政绩和建形象工程,将古村落推到建高楼,要专门为保护古村落和老村落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只有乡村恢复了清新空气、小桥流水、山村野景,再加上富裕起来的农民,才真正实现了“希望的田野”。(中国台湾网网友:陈延福)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