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化解儿童监护缺失重在去留守化

2017年03月28日 14: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日,记者从厦门市政府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今后,厦门将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3月27日厦门网)

  《意见》要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台账,动态管理,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工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这意味着“国家监护”的启动。

  近年来,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各地采取了不少补救办法,如选聘“童伴妈妈”、建立村级“儿童之家”、开展送温暖活动、一对一结对子等等,但就其效果而言,总有隔靴挠痒之感。一些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和情感呵护缺位,甚至安全境遇等,仍难以如愿。

  关爱儿童,全社会都有责任,但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护佑。无论社会怎样发达,政府的服务怎样周到,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留守儿童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农民工输入地,而不是在输出地。抓住矛盾主要方面,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让留守儿童不再有“爸妈在哪儿”的锥心之问,无非两种选择,要么父母回归到孩子身边,要么孩子随父母到打工地生活,别无良法可选。当下,不让家长外出打工似乎不现实,因为这是城镇化大趋势使然。那么,就剩下一条选择,就是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农民工贡献至伟。作为农民工输入地,理应承担一份破解留守儿童困扰的责任。用工方为农民工提供子女跟随学习生活条件,乃义不容辞。这就需要全面铺开户籍改革以消解城乡二元壁垒,继续拓宽留守子女跟父母到打工城市生活的路径,让他们享有入学、医疗等基本权利,那怕是临时的也好。

  现在,某些地方的官员迁任别处,组织上要求家属随迁,并探索实行官邸制予以保障。作为农民工来说,亦情同此理。比如,在农民工输入城市建立“儿童之家”,为务工者建立“临时之家”,让打工的父母能够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或者出台强制性带薪“亲情假”制度,倒逼用工方督促农民工定期回家看望子女。

  从输入地想办法,要比从输出地寻求破解措施有可行性、实效性。据一些国际组织测算,童年的时候每投入1元钱,成年以后将有7倍的收益。农民工的需求侧,为留守儿童花点钱,尽一份责任,不仅是天理所在,算国家发展的大帐也是很值得的。(中国台湾网网友:孤灯下亮)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